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PET/CT、CT在诊断口腔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观察*

作者:张兴安1 张兰芳2 谭小尧1 明华伟1 韩新生1 袁宗毅1 王华东1 李 婷1

所属单位:1.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四川 南充 637000) 2.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烧伤整形外科 (四川 南充 637000)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CT检查在口腔鳞癌 (OSC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明确诊断的OSCC患者98 例,术前均行PET-CT、CT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 等差异。结果 98例OSCC患者,术后病理证实颈部淋巴结阳性者38例,阴性者60 例。术前PET/CT诊断OSC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58%、 80.00%、80.61%、72.09%、87.27%,高于CT检查的76.32%、73.33%、74.49%、 64.44%、83.02%,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T/CT对于OSC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有重要价值,较CT检查有一定优势。

【关键词】口腔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体层摄影术

【中图分类号】R322.4+1;R322.2+5; R32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 5131.2020.06.010

前言

口腔癌是头颈部常见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2%~3%,且近年发病率呈增高趋势[1]。口腔癌患者常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临床仍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术前准确判断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对于确定手术方案及评估预后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常用方法中,常规触诊有着较高假阴性率,而计算机断层扫描 (CT)、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检查技术对微小转移灶的显示有局限性[2]。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ET)技术是一种功能成像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头颈部肿瘤的诊断中。而PET/CT结合了PET(功能成像)与 CT(解剖学成像)两种医学影像技术,能够提供丰富的诊断信息,对颈 部淋巴结的诊断表现出一定优势[3]。本研究对98例口腔鳞癌(OSCC)患 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PET/CT在诊断OSSC颈 部淋巴结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