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ROC评价MRI、超声对肝内外胆管结石的诊断效能

作者:何自倩1 王 渠2 曾利川3

所属单位:1.四川省363医院超声科 (四川 成都 610000) 2.成都中医药大学大学附属医院超声科 (四川 成都 610000) 3.成都中医药大学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 (四川 成都 610000)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与超声对肝内外胆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疑似胆管结石病(bile duct stone,BDS)患者124例,均行MRI及超声检查,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并绘制 两种方法诊断效能的ROC曲线。结果 124例疑似病例,75例接受手术治疗;手术证实,单纯肝内胆管结石(intrahepatic lithiasis,IHL)8例,单纯肝外胆管结石(extrahepatic lithiasis,EHL)36例,IHL与EHL同时存在31例,即最终IHL共39例,EHL共67例。对于IHL,MRI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及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9.74%、94.44%、92.00%、 0.968,与超声的84.62%、91.67%、 88.00%、0.956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于EHL,MRI诊断的敏感度、准确度及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4.03%、 92.00%、0.849,均明显优于超声的65.67%、65.33%、0.768(P<0.05)。结论对于IHL,MRI与超声诊断效能相当;而对于EHL,MRI相较于超声具有更优的诊断效能。

【关键词】肝内外胆管结石;磁共振;超声;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1;R445.2;R575.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 5131.2020.06.030

前言

胆管结石病(bile duct stone,BDS)是在临床较为常见, 具有病变范围广、并发症复杂、复发率高的特点,是胆道外科面临的持久挑战。目前,BDS检查方法较多,包括超声、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等。CT虽简便快捷,但存在一定辐射,且不易检出透光性结石, 通常不首选用于BDS检查[1]。 MRI平扫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 MR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对胆道梗阻疾病的诊断价值已为临床广泛认可,且研究证实其在BDS诊断上有较高准确度[2]。 超声对BDS诊断有重要价值,且简便快捷,因而常作为BDS首选检查方法[3]。但有报道显示,MRCP在BDS诊断上较超声具有一定优势[4]。 然而,目前国内关于同时分别对比分析肝内胆管结石(intrahepatic lithiasis,IHL)与肝外胆管结石(extrahepatic lithiasis,EHL)诊 断的报道尚少,超声与MRI孰优孰劣尚不清楚。为此,本研究拟采用ROC曲线分析两种方法对BDS的诊断效能,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