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序列、MRCP序列及DWI序列在术前诊断良恶性壶腹周围病变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4年7月到2018年7月到医院就诊壶腹周围病变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MRI常规序列、MRCP序列及DWI序列检查。统计良恶性壶腹周围病变在MRI常规序列、 MRCP序列及DWI序列的图像特点,统计MRI常规序列、MRCP序列、DWI序列及三者联合对不同良恶性壶腹周围病变检出率,统计MRI常规序列、MRCP序列、DWI序列及三者联合对诊断良恶性壶腹周围病变诊断效能。结果 良性病变及恶性病变在MRI常规序列、MRCP序列及DWI序列图像上均有明显差异(P<0.05);联合检测对壶腹周围炎性病变检出率高于单一检测(P<0.05);联合检测对良恶性壶腹周围病变检测准确性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 常规MRI序列、MRCP序列及DWI序列在判断良恶性壶腹周围病变上均有较好诊断效能,三者联合诊断准确性更高。
【关键词】常规磁共振序列;磁共振胆胰管成像序列;磁共振弥散加权 成像;壶腹周围病变
【中图分类号】R322.4+91;R57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 5131.2020.06.033
前言
壶腹周围是指胆胰壶腹(Vater's壶腹)周围2cm位置,包括胰腺头部、钩突部、胰管末端、Vater's壶腹、十二指肠乳头及胆总管下段;其中Vater's壶腹包括胰胆共同管及十二指肠总乳头,及周围环绕的Oddi氏括约肌[1]。壶腹周围发生病变可分为肿瘤病变、炎症、先天性变异等,按病变性质又可分为良性病变及恶性病变[2]。壶腹周围区域解剖结构复杂,存在较多组织结构并与周围结构相邻紧密,在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上存在许多相似点,但不同程度病变预后差异很大[3]。目前,临床上常用检测壶腹周围病变影像学方式有磁共振成像(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超声(US)等,其中MRI的扫描技术及序列发展迅速,在临床应用中越来越广泛[4]。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 序列可通过胆管梗阻程度及形态变化判断梗阻性质[5],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可检测细胞级别病变[6]。基于此,本研究通过采用MRI常规序列、MRCP序列及DWI序列检测壶腹周围病变,旨在探究三种序列诊断价值。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18卷, 第 6 期
2020年06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