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及其血 液动力学特征

作者:刘亚良1 秦书敏1 王 萌1 黄光建1 陈志惠2

所属单位:1.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医学影像科 (陕西 汉中 723000) 2.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手术二部 (陕西 汉中 723000)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及血液动力学特征。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7年1月以肾上腺节细胞神 经瘤患者25例作为对象,设为观察组。 所有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组织检查最终确诊,手术前均经Light Speed VCT64层螺旋CT检查扫描仪检查,层厚0.625mm、 螺距0.984mm,所有患者行CT平扫后随后30s、70s及3min动态增强扫描,分析肾上腺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选择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者5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日本生产HSTECNM KN型血清自动分析仪测定两组肾上腺节神经瘤血液动力学水平,采用SPSS Pearson相关性分析软件对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检出率与血液动力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5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检查确诊,CT检查确诊24例,确诊率为96.00%(P>0.05);CT下12例表现为肾上腺区椭圆形,7例分叶状,6例不规则状,边界相对清楚,肿块直径大小为(2.4~9.3)cm。增强CT下10例呈轻度强化,其中延迟性强化4例,静脉期均匀或不均匀强化5例,1例不规则状肿瘤生长,向周围间隙延伸;观察组CVP、SV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O、C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MA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SS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T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检出率与CVP和SVR水平呈正相关性(P<0.05);CT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检出率与CO与CI水平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 将CT用于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 中能获得较高检出率,具有一定的特征 性,且与血液动力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能为临床诊疗提供影像学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CT表 现;血液动力学;血清自动分 析仪;相关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R322.5+6;R33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 5131.2020.06.037

前言

  肾上腺节神经瘤分类根据性质可以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根据有无内分泌功能分为非功能性肿瘤与功能性肿瘤;而根据发生部位则可以分为交感神经系统肿瘤、副交感神经系统肿瘤及神经鞘瘤, 其位置与肾脏存在紧密的联系,属于发生率相对较高的泌尿外科疾病[1-2]。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多数患者需要行手术病理检查,并将其视为诊断“金标准”。但是,手术病理检查风险性高,可重复性较差,导致诊断预后较差[3-4]。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多学者开始尝试将CT用于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中,通过多平面重建、后处理方法等清晰的显示病灶部位,能帮助患者早期确诊,但是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中是否与血液动力学存在关联系研究较少[5-6]。本研究以2014年3月~2017年1月以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25例及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象,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及血液动力学特征,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