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头颈部
ECT、CT及MRI的骨 转移瘤影像特点分析
作者:刘 敏1 陈 玥1 雷小鸣1 唐德文2
所属单位:1.四川省成都市骨科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41) 2.四川省成都市肿瘤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41)
PDF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发射型计算机 断层扫描(E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CT)及核磁共振成像(MRI)的骨转移瘤的 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四川省肿瘤医院、四川省骨科医院2012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拟诊断为骨转移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三种影像学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阳(阴)性预测值以及影像学特点。结果 100疑似骨转移瘤患者中,单独行CT检查者26例,MRI检查者40例,ECT检查者5例;行CT联合MRI者15例,CT联合ECT者5例,MRI联合ECT者7例,CT、MRI、 ECT三者均检查者2例;CT诊断的灵敏度为0.733、特异度为0.333;MRI诊断的灵敏度为0.833,特异度为0.313;ECT诊断的灵敏度为0.929、特异度为0.400。结论三种影像学方法对于骨转移瘤均具有典型表现,ECT与MRI具有较高的诊断灵敏度, 对于骨转移瘤的检出率更高,而临床应结合多种影像学手段及临床表现作出诊断。
【关键词】ECT;CT;MRI;骨转移瘤
【中图分类号】R246.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 5131.2020.06.043
前言
骨转移瘤是常见于成年人的继发性恶性肿瘤,其是指原发于骨骼以外的恶性肿瘤通过血液循环、淋巴循环等途径或直接侵袭转移至骨骼,其中以血行转移较为多见。该病在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相关研究证实,其占全身转移瘤的15%~20%,位居第三位,仅次于肝及肺转移。同时,肿瘤骨转移还会加大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高血钙症、骨髓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恶化病情发展,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1],早期诊断并予以针对性治疗至关重要。临床实际工作中常以患者不明原因骨痛等首发临床症状结合X线片、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成像(MRI)、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ECT)等影像学表现以及病理活检等手段确诊[2-3]。常规的影像学方法对于骨转移瘤热点诊断 虽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却也有一定局限性,CT扫描对于松质骨、 髓内浸润性病变的诊断敏感性较低[4];MRI对于骨髓腔骨骼的转移 瘤并不敏感,且诊断退行性椎间盘病变、骨髓炎、良性压缩性骨 折、骨梗塞及许氏结节等良性病变会与恶性病变的征象重叠[5]; ECT虽可在未有骨痛时及时诊断骨转移,但骨炎症、血流改变、骨折修 复、关节退行性变、骨畸形性病变以及代谢性骨病变同样可出现阳性结果,其诊断特异度相对较低[6]。本研究则回顾性分析四川省肿瘤医院、四川省骨科医院收治的100疑似骨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分析CT、MRI及ECT三种影像学方法的优缺点、诊断骨转移瘤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诊断价值,以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一定理论依据与参考,现报告如下。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18卷, 第 6 期
2020年06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