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SuperPath入路与小切口后外侧入路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影响

作者:李 阳 贺占坤 郭新明 孙习勇 杨 勇

所属单位: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二科 (河南 新乡453003)

PDF

摘要

目的 比较不同入路(SuperPath入路与小切口后外侧入路)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 观察组(n=32,以SuperPath入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对照组(n=32,以小切口后外侧入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 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疼痛值、髋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者(56.68±8.32)min的手 术时间、(102.35±16.32)mL的术中出血量、(7.71±0.68)cm的切口总长、(88.90±10.23)mL的术后24h引流量及(4.65±0.52)h的始负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应值(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TUG下降 (P<0.05),Harris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VAS评分、TUG均低于对照组(P<0.05),Harris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0.00%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50%(P<0.05)。结论 SuperPath 入路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创口小、恢复好、并发症少,与小切口后外侧入路相较优势更为 突出。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SuperPath入路;小切口后外侧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中图分类号】R683.42

【文献标识码】

【DOI】10.3969/j.issn.1009-3257.2019.05.024

前言

  股骨颈骨折多发于老年人群,其发病率随着老龄化的加重而上升,在全部骨折类型中约占3.58%,在股骨近端骨折中约占50%[1]。目前,临床多采取髋关节或股骨头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进行治疗,尽管这一术式耗时较长,但其有效避免了骨不连、股骨头 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缩短卧床时间,有学者认为, 具备手术条件的65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均应选择髋关节置换术治疗[2]。然而,不同的手术入路对手术效果有不同影响,传统小切口后外侧入路切口较大,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SuperPath入路的微创性和有效性已有文献报道[3],但其在我国开展时间仍然较短, 仍需加强研究。为比较SuperPath入路与小切口后外 侧入路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影响,以期为手术入路的选择提供参考,本文开展了 如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