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比较微创穿刺术与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效果。方法 选取HICH患者150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A、B两组。A组行微创穿刺术,B组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残余血肿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比较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结果 A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B组,残余血肿量多于B组(P<0.05)。两组术后GOS评分及并发症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NIHS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5),两组手术前后NIHSS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微创穿刺术与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均可改善HICH患者神经功能,两种术式各有优劣,临床选择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术;小骨窗血肿清除术
【中图分类号】R651.1; R743.3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3257.2019.05.005
前言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原发性高血压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神经外科的常见急重症。HICH多发于50~60岁人群,因其造成的卒中占我国所有卒中的21%~48%, 且近年来发病率呈逐渐升高趋势。据了解,HICH即使得到及时治疗,也无法完全保证患者脱离风险,发病后1个月患者致残率、致死率超过30%,且不少存活者遗留有神经功能障碍,对患者健康危害极大,同时给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负担[1]。目前临床治疗HICH的主要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既往内科保守治疗病死率、致残率等未有明显改善,而外科手术可有效解除血肿压迫、控制脑水肿、预防再出血,对于血肿量超过20ml的HICH患者,临床多建议应用外科手术以获取更佳效果。微创穿刺术与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是目前临床常用术式,二者均具有疗效肯定、创伤较小、 安全性高等优点。对于二者孰优孰劣的探究是近些年神经外科工作者关注的热点[2]。本研究通过比较微创穿刺术、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HICH的效果,旨在为临床术式选择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罕少疾病杂志
第26卷, 第 5 期
2019年09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