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64层CT薄层重建及HRCT诊断小儿MP肺炎的价值分析*

作者:高 燕 任海锋

所属单位:陕西省宝鸡市人民医院呼吸内二科 (陕西 宝鸡 721001)

PDF

摘要

目的 分析64层CT薄层重建及高分辨率CT(HRCT)诊断小儿支原体肺炎(MPP)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8年10月于我院住院且经临床证实的MPP患儿98例,搜集其64层CT薄层重建及HRCT资料,分析该病CT特征。结果 98例MPP患儿64层CT薄层重建 发现中节段性肺实变64例(65.31%):其中大叶性实变影37例(37.76%),支气管 壁增厚20例(20.41%),肺节段性部分性不张7例(7.14%),而14例有小叶性实变 (14.29%),实变内密度均匀,31例见肺门或纵膈淋巴结肿大(31.63%),均呈轻度,增强时均匀强化,30例见胸腔积液(30.61%),气胸3例(3.06%),纵膈气肿2例(2.04%);HRCT发现树芽征49例(50.00%),小叶中心结节影45例 (45.92%),二者可同时或单独出现,磨玻璃影12例(12.24%),支气管扩张征22例(22.45%),马赛克灌注征9例(9.18%)。结论 MPP患儿64层CT薄层重建有实变影、支气管扩张征、少量积液、强化均匀等影像特征,若同时出现边界模糊的树芽征与小叶中心结节影等小气道改变可支持诊断。

【关键词】64层CT薄层重建;HRCT; 小儿;MPP;价值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 5131.2019.12.018

前言

  肺炎支原体(mycoplosma pneumoniae,MP)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重要病原,可经感染局部呼吸道等途径损伤多器官与系统[1],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o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发病率在近年来逐年上升,有发展为儿童多发病的趋势。小儿MPP以发热、持续性咳嗽、咽痛等非特异性呼吸道感染症状为主,肺部体征常不明显,误诊漏诊率高[2]。影像学检查作为临床诊断儿童肺炎的主要手段,有助于确定病变部位、范围、并发症及严重程度,为临床疗效评估提供参考[3]。MPP患儿X线平片无特征性改变,薄层肺CT是研究胸部影像学的常用方法,而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可减少因容积效应产生的重叠继而收集病变信息, 在评估肺结构与肺功能方面有较高价值[4]。本文主要分析98例MPP患儿的64层CT薄层重建及HRCT特征,并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