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SPECT/CT脑血流灌 注断层融合显像联合MRI检查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疾病可行性分析*

作者:蒲 涛1 母其文2 郭 倩1 庞 骁1 文 鑫1 姜 果1 黄 娇1

所属单位:1.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核医学科 (四川 南充 637000) 2.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影像科 (四川 南充 637000)

PDF

摘要

目的 旨在探讨SPECT/CT脑血流灌注断层融合显像联合MRI检查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疾病可行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患者62例,62例患者在发病后7d内均进行了99Tcm-ECD SPECT/CT脑血流灌注显像、MRI检查,收集62例患者各项临床资料,计算不同检查对缺血性脑卒中病灶检出个数、阳性率。结果 6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灶发生部位集中于侧脑室旁白质、基底节、顶叶及额叶,CT对缺血性脑卒中病灶检出个数为131个, MRI、SPECT、SPECT/CT对缺血性脑卒中病灶检出个数分别为287个、398个、 404个,SPECT/CT+MRI对缺血性脑卒中病灶检出个数为448个,高于CT、MRI、 SPECT及SPECT/CT检查;CT对缺血性脑卒中病灶诊断阳性率为66.12%(41/62), MRI对缺血性脑卒中病灶诊断阳性率为75.80%(47/62),SPECT、SPECT/CT对缺血性脑卒中病灶诊断阳性率分别为85.48%(53/62)、93.54%(58/62),SPECT/ CT+MRI对缺血性脑卒中病灶诊断阳性率分别为96.77%(60/62),明显高于CT、 MRI、SPE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SPECT/CT脑血流灌注断层融合显像联合MRI检查显示缺血性脑卒中梗死灶数及诊断阳性率高,可为临床提高更全面的影像学资料。

【关键词】SPECT/CT;脑血流灌注断层融 合显像;MRI;缺血性脑卒中

【中图分类号】R7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 5131.2019.12.004

前言

  缺血性脑卒中是威胁本世纪全球中老年人残疾、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在临床上也被称为脑梗死,每年新发患者可高达200万[1]。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缺血性脑卒中的死亡率及致残率有一定程度降低, 但发生执行功能障碍、记忆障碍、注意障碍、各种知觉障碍等认知功能障碍较高,若不给予积极治疗,可出现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及社 会适应性障碍,从而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病情康复造成极大影响[2-3]。 早期检出并诊断缺血性脑卒中,对降低脑卒中的致残率、病死率尤为重要。CT及MRI是临床中检查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手段,MRI扫描人体软组织分辨力高、可多方位、多序列进行成像,能突出出血病点具体 大小、位置,脑血流灌注显像(SPECT)可稳定停留于脑组织特性点中, 较多学者认为,随着医学设备的不断发展,同机融合解剖学图像可提高对疾病的诊断效能[4-5]。为进一步探讨SPECT/CT脑血流灌注断层融合显像联合MRI检查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疾病可行性,本研究收集了62例缺血性脑卒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进行相关研究,现报道内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