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低场强MRI表现与临床对照研究

作者:曹 玲 吴婷婷

所属单位:陕西省榆林市第一医院儿科新生儿病区 (陕西 榆林 719000)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低场强磁共振成像(MRI)评估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HIE患儿临床资料,根据1年随访预后情况分为良好组(n=48)与不良组(n=34)。比较两组患儿低场MRI下影像学表现及评分差异。结果 良好组低场强MRI下广泛脑水肿、颅内出血、脑白质软化及基底节/丘脑信号异常出现率明显低于不良组,影像学评分各项目及总分均明显低于不良组(P<0.05)。结论 新生儿HIE低场强MRI早期评估病情与其预后存在密切联系,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低场强;磁共振成像

【中图分类号】R722.1;R44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 5131.2019.10.005

前言

  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由各种围生期因素引起脑部缺氧及血流灌注减少所致的脑损伤,患儿病死率为15%~20%,且即便救治成功获得生存,也有30%几率产生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相关后遗症[1],对其预后心身发育影响极为恶劣。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作为多方位、多序列的无辐射成像检查方法,对脑灰白质辨识度较高[2]。尽管如此,我国幅员辽阔而各地区医疗条件参差不齐,因而中高场强扫描仪设备造价相对昂贵而推广应用受到一定限制,相比之下低场强MRI在基层医院更易于获得良好应用,然而目前仅在骨科疾患检查较为常见[3]。然而低场强MRI通常扫描时间较长且分辨率欠佳,且新生儿自制力较差,其检查结果是否能准确评估HIE病情尚有待考证。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低场强MRI评估HIE患儿预后的效果与可行性,取得成果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