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对比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 成像(MS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7年12月收 治的50例AD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 行MSCTA与DSA检查,将两种检查结果对比 分析。结果 MSCTA诊断AD未见破口7例, 1个破口35例,2个破口8例,检出率为 86.00%;DSA诊断AD未见破口6例,1个破 口37例,2个破口7例,检出率为88.00%。 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MSCTA共检出51个破口,其中≥15mm破口 32个,<15mm破口19个;DSA检出51个破 口,其中≥15mm破口34个,<15mm破口17 个,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MSCTA诊断AD显示破口平面主动脉直径为 (29.68±6.33)mm,DSA诊断AD显示破口 平面主动脉直径为(28.94±5.89)mm,两 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MSCTA检查显示出现真假腔48例,内膜移 位47例,分支受累8例;DSA检查显示出现 真假腔45例,内膜移位45例,分支受累7 例,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MSCTA检查显示夹层假腔内血栓者36例, 动脉壁钙化11例,而DSA则无法显示夹 层血栓及动脉壁钙化的具体情况。结论 MSCTA诊断AD与金标准DSA具有较好的一致 性,同时可显示夹层假腔内血栓及动脉壁 钙化情况,有助于AD的早期诊断。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数字减 影血管造影;主动脉夹层
【中图分类号】R543.1;R814.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 5131.2019.09.026
前言
主动脉夹层(AD)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急症,其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得内、中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主动脉壁的真假两腔分离状态[1]。该病较为少见,但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多见于中老年及男性患者,相关研究证实,65%-70%患者在急性期死于心律失常[2],因而早期准确诊断,及时治疗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超声心电图、MRI、CT等均是 临床常用的诊断方法[3-5],而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多新型技术也逐步运用于临床实践中,多层螺旋CT(MSCT)因具有快速扫描、覆盖范围广、重建层间距小、处理功能强大等优势,受到临床的广泛重视,且无创伤性,能够清晰显示和评估大血管破口位置、数目及范围;既往研究报道[6],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可作为诊断急性AD的首选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0例AD患者临床资料,通过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分析比较,旨 在探讨MSCTA对于AD的临床诊断价值,以期为临床诊疗该病提供影像学依据,现报告如下。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17卷, 第 9 期
2019年09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