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先天性多囊肝、 多囊肾CT影像学特征和病理表现。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8年5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26例先天性多囊肝、多囊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多层螺旋CT平扫+增强检查和手术治疗,收集所有患者影像学和手术病理资料,分析并总结先天性多囊肝、多囊肾患者影像学特征。结果 26例患者肝实质及肾实质均受累,其中单侧多囊肾18例,双侧多囊肾8例,共存在囊肿病灶146个,且可见由多个小囊互相融合组成的大囊,囊肿与囊肿之间不相交通。在多层螺旋CT平扫中,先天性多囊肝、多囊肾可显示肝实质内可见多发低密度病灶,且边缘较为清晰光滑,部分典型囊肿内部密度均匀;肾脏示单肾或双肾多发大小不等低密度灶,边缘光滑,囊肿内部以较为均匀的低密度。增强扫描显示,肝脏及肾脏囊肿囊壁及分隔强化,囊内始终无强化,增强后边缘更锐利。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肝脏和肾脏上存在大小不一囊肿,囊肿病灶内充满清亮无色液体, 切面亦见多个大小不等的囊腔,部分囊内见灰色液体;肾脏多发病灶、其囊壁以纤 维组织为主,未见明显正常肾脏组织结构,可见部分肾小管上皮,且囊壁附近存在小结石,囊肿伴钙化呈弧形或片状。结论 CT检查先天性多囊肝、多囊肾所表现 的肝脏及肾脏图像与其病理学结果成分相对应,故其在诊断先天性多囊肝、多囊肾上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先天性;多囊肝、多囊肾;多层螺旋CT;病理表现
【中图分类号】R575;R692.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 5131.2019.09.034
前言
相关研究显示,由于外界环境及遗传等多种因素,我国近年遗传性疾病患者逐渐增多,其对患者及其家庭均可带来一定的影响[1]。而先天性多囊肝并多囊肾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少见的一种先天性疾病,属于显性遗传疾病的一种[2]。且有数据表明,因多种因素所致该疾病发病率在近年呈逐渐上升趋势,已成为目前临床的研究热点[3]。分析既往临床病例资料可知,先天性多囊肝并多囊肾患者其主要表现为肝脏肾脏多发散在的囊肿,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导致患者肝肾功能受到一定的损害,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故及时明确诊断并积极治疗是改善先天性多囊肝并多囊肾患者预后的关键措施[4-5]。近年来,临床上对于多囊肝并多囊肾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结果联合诊断,其中影像学中CT和MRI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也被多项研究所证实,但关于其影像学相关特征与病理学检查间的相关性尚未 明确[6-7]。本文旨在收集26例先天性多囊肝、多囊肾患者影像学和手术 病理资料,分析其影像学特征和病理表现,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为临床上多囊肝、多囊肾的诊断进一步提供理论依据。具体报道内容如 下。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17卷, 第 9 期
2019年09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