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颅内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CT及MRI诊断的临床价值探讨

作者:温界玉1 杜希娜2 韦明炯1 马鸣岳3 杨想春3

所属单位:1.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陕西 西安 710005); 2.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陕西 西安 710032); 3.陕西省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西安市中心医院放射科(陕西 西安 710003)

PDF

摘要

目的 分析颅内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CT及MRI影像特点。方法 选择2015年9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颅内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患者44例,均经MRI及CT检查,总结影像学诊断结果及特征。结果 年龄10~20岁的颅内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患者共22例,发病位于幕上34例。幕上患者中,顶叶患者8例,额叶患者4例,颞顶叶患者4例,枕顶叶患者4例,松果体患者2例,丘脑患者8例。肿瘤平均直径:(5.82±1.54)cm。所有患者肿瘤均属单发病灶。圆形肿瘤形态者36例,分叶状肿瘤形态者4例,棱形肿瘤形态者4例。经CT平扫,实性肿瘤呈现稍高密度或者等密度,囊实性肿块型则多为坏死囊变。经MRI扫描,实性肿块型T1WI等、低信号,T2WI呈等、稍高信号,T2FLAIR呈现等、稍高信号。肿瘤囊性成分T1WI呈现出稍高信号、T2FLAIR呈现出低信号,T2WI呈现出低信号,与脑实质的分界较为清楚,增强扫描病灶部分强化。结论 颅内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存在一定的影像学检查特征,但特异性较差,在进行诊断时,需结合患者的年龄、肿瘤水肿等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判断;确诊依赖病理诊断。


【关键词】MRI;CT;颅内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739;R814

【文献标识码】A

【DOI】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5131.2020.11.001

前言

       颅内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PNET)是多发生于患者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一种小圆细胞肿瘤,其临床发生率较低[1]。颅内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发病部位多位于原始神经上皮,该肿瘤具备多向性、分化潜能高、浸润性生长趋势,患者预后较差[2]。临床应根据该肿瘤病变部位的差异,将之分为中枢型和外周型肿瘤。颅内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临床表现复杂多样,CT及核磁共振(MRI)检查的影像学特征不明显,加之发病率较低,在临床中很容易出现误诊[3],尤其容易与生殖细胞瘤、脑膜瘤等其他颅内肿瘤疾病混淆,诊断难度较大,一旦误诊便会严重耽误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4]。因此,有效提高对此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是临床工作重点。本文探讨颅内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疾病的CT及MRI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