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低剂量CT血管造影应用于临床颈动脉狭窄程度分级中的效果分析

作者:杨 枫 王福海 郑书刚 郑彩端

所属单位:沧州市人民医院CT室(河北 沧州 061000)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低剂量CT血管造影应用于临床颈动脉狭窄评价中的作用。 将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196例诊断为颈动脉狭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别采用CT血管造影与颈动脉超声进行检查,比较两种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 CT血管造影在诊断轻度狭窄和中度狭窄及重度狭窄及闭塞的准确性与超声检查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血管造影与超声检查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准确率和灵敏度及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血管造影与超声检查在诊断软斑与混合斑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而在诊断硬斑上的一致性较差(K<0.4)。术前采用CT血管造影诊断颈动脉血栓形成与颈动脉溃疡斑块的准确率明显低于超声检查,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应用CT血管造影与超声检查在评价颈动脉狭窄上具有较高价值,且两者均具有较好的评价效果,但超声检查在诊断溃疡斑块及颈动脉血栓方面更具优势,因此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合理选择以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治。


【关键词】CT血管造影;颈动脉超声;颈动脉狭窄;诊断;颈动脉血栓;溃疡斑块

【中图分类号】R445.1;R445.3;R543.4

【文献标识码】A

【DOI】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5131.2020.11.008

前言

据相关调查显示,脑血管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因素。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逐渐增多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在不断变化,从而致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更高,且脑血管疾病具有更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1]。目前研究发现,脑血管疾病中以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为主,且临床实践证实约20%~30%缺血性卒中因颈动脉狭窄性病变进展所致[2]。有调查显示[3],65岁以上老年人群中,超过50%患者发生颈动脉狭窄性病变,且以男性为主,且颈动脉狭窄性病变患者每年发生脑卒中的几率约13%。导致颈动脉狭窄性病变的原因较多,如颈动脉粥样硬化和颈动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一旦患者发生脑卒中,其因脑细胞耐缺氧性差及无法再生、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等而影响患者预后[4]。因此只要及早采取合理的诊断技术做到早期快速而准确诊断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随着临床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颈部血管彩超和CT血管造影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中超声因价格廉价且无创伤、可重复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其主要用于高危人群的筛查,可早期判断颈动脉斑块等,但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为金标准;然超声对狭窄率的敏感性较差,且受操作人员的影响,因此致其应用受限。有研究发现[5],CT血管造影对钙化较敏感且安全,同时还可对脂核和纤维成分有效鉴别,且可从任意角度观察患者颈动脉全貌等,但其优点也难以避免成为缺点,如钙化过大则易出现夸大狭窄程度的情况,且快速注射造影剂存在一定放射性,对图像处理的要求较高。为此,本文就超声与CT血管造影在临床诊断和评价颈动脉狭窄中的价值,特进行以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