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三维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A)联合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68例,根据检查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CTA组(38例)和CTA+MRA组(30例),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率及对颅内动脉瘤的显示情况。结果 CTA+MRA诊断符合率为90.67%(68个/75个)高于CTA的77.33%(58个/75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A和CTA联合MRA检测对于不同类型的动脉瘤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A检测动脉瘤平均直径小于CTA联合MRA检测(P<0.05),在<10mm动脉瘤检测中,CTA联合MRA检测出的<10mm动脉瘤数量多于CT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A联合MRA在颅内动脉瘤的诊治中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率,在<10mm动脉瘤的诊断方面效果较好。
【关键词】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颅内动脉瘤;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DOI】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5131.2020.11.006
前言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颅内动脉管壁异常膨出的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约为3%,是造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首位原因,在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后,会引发脑梗死、血管痉挛等高致残性疾病,超过50%的患者长期遗留神经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1-2]。颅内动脉瘤起病隐匿,发病原因尚不清楚,临床诊断主要依据术前影像检查结果。多年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作为颅内动脉瘤筛查与诊断的金标准被广泛应用于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中,但其具有创伤大、检查时间长、合并症多等缺点[3],临床亟需无创性、诊断准确性能与DSA相当的诊断方法。经颅多普勒超声(TCCS)、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和三维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A)等技术是颅内动脉瘤诊断的常规方法[4],当前对MRA和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较多,但MRA联合CTA诊治颅内动脉瘤的研究相对少见。因此,本研究分析了MRA联合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情况,为颅内动脉瘤临床诊断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18卷, 第 11 期
2020年11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