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头颈部
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评估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预后不良风险的有效性研究*
作者:陈贵杰* 杨安强 陈有林 刘俊才 蔡中海
所属单位: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二科(四川 宜宾 644000)
PDF摘要
【摘要】目的 研究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评估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HICH)预后不良风险的有效性。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为2018年5月-2023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HICH患者152例。基于患者发病起3个月后的受累肢体力量恢复情况,将患者划分为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好组。比较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一般资料、DTI参数(FA、MD、RD、AD)、NIHSS及PG评分;分析影响HICH患者预后不良的多因素;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DTI参数变化与NIHSS及PG评分间的相关性。通过ROC曲线分析,发现DTI参数的最佳截断值,计算截断值预测HICH患者预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152例HICH患者中预后良好组107例、预后不良组45例。两组性别、年龄、高血压严重程度、高血压病程及合并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FA、AD值低于预后良好组,MD、RD、NIHSS及PG评分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FA、AD下降,MD、RD、NIHSS及PG评分是影响HICH患者预后不良的多因素(P<0.05)。经Pearson相关性显示:FA、AD均与NIHSS及PG评分呈负相关,MD、RD与NIHSS及PG评分呈正相关(P<0.05)。FA、MD、RD及AD联合评估HICH患者预后风险的AUC(95% CI)、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906(0.844-0.956)、88.62%及84.33%,显著高于FA、MD、RD及AD单一评估的预测效果(P<0.05)。结论 应用DTI技术评估HICH患者的预后不良风险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且FA、MD、RD及AD联合评估在可显著提高其预测准确性。
【关键词】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 高血压性脑出血;预后不良
【中图分类号】R44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5.07.010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23卷, 第 7 期
2025年07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