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摘要】目的 探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在脑卒中抗凝治疗后脑出血中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中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150例接受抗凝治疗的脑卒中患者,均接受为期1年随访,根据脑出血发生率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均行常规MRI扫描及横向弛豫时间定量(T2mapping)、动脉自旋标记技术(ASL)扫描,获取T2、脑血流量(CBF),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脑缺血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净重新分类改善指数(NRI)、综合判别改善度(IDI)分析多模态MRI定量参数预测脑出血价值。结果 (1)150例接受抗凝治疗的脑卒中患者失访率为5.33%,脑出血发生率为28.87%;(2)发生组NIHSS评分、HAS-BLEDS评分、INR值、慢性疾病史所占比例高于未发生组,T2及CBF平均值均低于未发生组(P <0.05);(3)INR值、慢性疾病史、T2及CBF平均值是脑卒中抗凝治疗后脑出血影响因素(P<0.05);(4)T2、CBF平均值联合预测脑卒中抗凝治疗后脑出血的AUC为0.912,NRI为0.25(0.151~0.355)、IDI为0.009(0.005~0.012),明显优于单一预测价值。结论 多模态MRI定量参数(T2及CBF平均值)在脑卒中抗凝治疗后脑出血患者中呈低表达,两者联合有助于提高预测效能,指导临床防治,减少脑出血发生风险。
【关键词】脑卒中;脑出血;抗凝; 纵向弛豫时间定量; 动脉自旋标记技术;脑血流量
【中图分类号】R322.8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5.07.004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23卷, 第 7 期
2025年07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