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同步12导联动态心电图(AECG)与多层螺旋CT在冠心病(CA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2017年2 月~2018年10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90例疑诊CAD患者,均接受同步12导联AECG、冠状动脉CT成像(CTA)检查,并于15d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以CAG结果为标准,分析AECG、CTA对CAD的诊断效能。结果 本组患者CAG阳性54例(其中单支血管病变22例、多支病变32例), CAG阴性36例。AECG诊断CAD的敏感度为70.37%、特异度为86.11%、阳性预测值为 88.37%、阴性预测值为65.96%。且多支病变者心肌缺血检出率为81.25%,高于单支病变者54.55%(P<0.05)。所有患者均完成CT检查且未出现不良反应,90例患者受检的360支冠状动脉中有21支(5.83%)不可评估,原因包括冠状动脉严重钙化、 图像显示欠佳、血管过细且走行迂曲。 CTA诊断CAD的敏感度79.63%、特异度为 77.78%、阳性预测值为84.31%、阴性预测值为71.79%。AECG、CTA并联试验诊断CAD的敏感度62.96%、特异度为97.22%,特异度显著较二者单独诊断提高(P<0.05); AECG、CTA串联试验,诊断CAD的敏感度90.74%、特异度为69.44%,敏感度显著较二者单独诊断提高(P<0.05)。结论 对CAD患者而言,同步12导联AECG、CTA可分别显示心肌缺血、冠状动脉狭窄情况,二者联合应用可提高临床诊断效能。
【关键词】12导联;动态心电图;冠状动脉CT成像;冠心病;诊断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 5131.2020.07.022
前言
2016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国内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患者超1100万,其中城市、农村地区CAD死亡率为110.67/10万和110.91/10万,并预测今后10年,CAD患病率与死亡率仍将进一步增长,且发病年龄逐渐降低[1]。及早明确CAD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iongraphy,CAG)是公认诊断的金标准,但其费用昂贵、有创,对设备、人员及技术要求高,推广应用有一定局限,故需求无创性的检查方法进行CAD诊断一直备受关注[2]。同步12导联动态心电图(ambulatory electrocardiograp,AECG) 可借助数字记录、调频系统及调幅技术确保ST段移位显示更加可靠, 继而准确判断心肌缺血情况[3];而多层螺旋CT具有高时间、空间分辨率,结合多种重建技术可有效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4],二者均为价格相对低廉、操作简便、无创的检查手段。现重点分析同步12导联AECG与多层螺旋CT在CA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18卷, 第 7 期
2020年07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