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头颈部
多层螺旋CT与超声心动图诊断肺动脉高压的比较分析
作者:郭 瑞1 武建民1 郭 禹1 郝媛媛1 姚新宇2
所属单位:1.北京市回民医院 (北京 100054) 2.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北京 100053)
PDF摘要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与超声心动图在肺动脉高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9年1月就诊于本院疑似肺动脉高压患者共78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多层螺旋CT与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以右心导管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多层螺旋CT与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肺动脉高压符合率、敏感度和特异度,观察肺动脉高压患者多层螺旋CT与超声心动图成像特点。结果 右心导管检查结果显示,72例患者确诊为肺动脉高压,诊断准确率、特异度及敏感度均为 100%;CT检查结果显示,78例患者中74例确诊为肺动脉高压,误诊2例,诊断准 确率97.44%,其中真阳性72例、真阴性6例、假阳性2例、假阴性1例,诊断敏感度 97.30%、特异度75.00%,与右心导管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显示,78例患者中73例确诊为肺动脉高压,误诊1例,诊断准确率98.72%,其中真阳性72例,真阴性6例,假阳性1例,假阴性1例,诊断敏感度98.63%、特异度85.71%,与右心导管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诊断方法对肺动脉高压病理特征分类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与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肺动脉高压均可获得较高的准确率、敏感度及特异度,具有操作简便、无创、经济实惠等优点,临床中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关键词】CT;超声心动图;肺动脉高 压;敏感度;特异度
【中图分类号】R542.5+4;R322.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 5131.2020.07.023
前言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病理生理综合征,既能作为单独的疾病存在,也可因其他基础疾病进展到一定程度引起,具有较高的致残、致死率[1]。肺动脉高压多发于中老年人群,患者常因肺血管重塑引起肺循环血流动力学改变,病情进展至一定程度时引发右心衰竭, 最终威胁其生命安全[2]。肺动脉高压早期无特征性症状表现,多数患者仅伴有原发疾病的相关表现,中后期随着肺动脉压力升高及血管受 损加重可出现各种非特异性症状,如腹胀、心绞痛、昏厥等[3-4]。肺动脉高压伴右心衰竭患者还可出现颈静脉怒张、肝肿大、下肢水肿或其他全身症状,通过肺动脉高压临床征象不同还可逆推患者原发疾病, 及早诊断、治疗对提升肺动脉高压患者预后质量有重要意义[5]。右心导管检查是目前临床公认的肺动脉高压诊断金标准,但由于该项检查具有侵入性和创伤性,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所以急需寻找一种更加简便、创伤小、安全性高的诊断方法[6]。基于此,本文选取收治的78例疑似肺动脉高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使用多层螺旋CT与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查诊断,并比较两种诊断方法准确率及敏感度,目的即探讨多层螺旋CT与超声心动图在肺动脉高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肺动脉高压诊断方法选择提供参考。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18卷, 第 7 期
2020年07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