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早期股骨头坏死 CT、MRI表现及其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吴 婷1 赵永强2 周 涛1 贾守强1

所属单位:1.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济南人民医院影像科 (山东 济南 271100) 2.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济南人民医院胸外科 (山东 济南 271100)

PDF

摘要

目的 探究早期股骨头坏死CT、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及预后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我院骨科2014年3月至2017年2 月间收治的因股骨头坏死行髓芯减压加植骨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行CT及MRI检查,分析患者影像学表现,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采用CT、MRI测定股骨头坏死体积、部位、形状等,随访调查患者预后情况,分析不同预后患者临床指标差异及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股骨头坏死CT主要表现为骨小梁处增粗、骨质硬化、骨小梁微小骨折及股骨头关节面微陷等;MRI主要表现为线状或片状异常信号影、T1低T2高信号及“线样征”;48例患者均接受随访,随访时间为8~52个月,58例髋中20例髋预后不良,38例髋预后良好;预后良好及预后不良组Ficat分期、坏死体积、坏死部位等资料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示分期晚、坏死部位为外上象限及坏死体积大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MRI及CT均能有效反映股骨头坏死骨小梁异常及后期局部硬化、关节面塌陷等影像,股骨头坏死分期、坏死体积及坏死部位是影响预后的因素。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磁共振成像;CT;预后;髓芯减压

【中图分类号】R445.3;R681.8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 5131.2020.07.048

前言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因股骨头部分或完全性缺血导致骨髓细胞成分坏死,是致残的重要原因[1]。目前保髋治疗仍为大多数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髓芯减压是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股骨头坏死治疗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损伤小,且术后并发症少,疗效显著[2]。尽管治疗有效性在诸多研究中得以证实,但仍有研究报道其疗效及患者预后可受个体差异影响[3-4]。本研究以因股骨头坏死行髓芯减压治疗的患 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T及磁共振成像(MRI)进行患者影像学检查,分析股骨头坏死的影像学表现,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现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