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全自动免疫组化法与手工免疫组化法检测卵巢癌ALK蛋白表达 的对比分析

作者:罗文姬1 李瑞珍1 罗清平1 余光银2 魏蔚霞1

所属单位:1.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妇产科 (广东 深圳 518036) 2.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病理科 (广东 深圳 518036)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全自动免疫组化法与手工免疫组化法检测ALK(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 ALK)在卵巢癌中的表达, 并对两者进行比较。方法 选取53例卵巢癌组织的石蜡病理,应用抗体ALK(D5F3)全自动IHC法联合抗ALK(5A4)手工IHC法分别检测卵巢癌中ALK蛋白水平,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抗ALK(D5F3)检测发现ALK在卵巢癌组织中表 达,阳性率9.43%(5/53),而抗ALK(5A4)组化法未检测出卵巢癌组织中有ALK蛋白表达。结论 ALK蛋白在卵巢癌中有表达,抗D5F3全自动IHC法优于抗5A4手工免疫组化法,抗D5F3联合全自动免疫组化法敏感度更高。

【关键词】卵巢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全自动免疫组化学(IHC)

【中图分类号】R737.31; R446.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3257.2019.05.014

前言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具有隐匿性,早期不易被发现,且具有易转移、预后差等特点。尽管卵巢癌对手术和化学治疗提高生存率,但易复发及化疗耐药。分子靶向药物治疗选择性高,不良反应轻,成为恶性肿瘤治疗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ALK蛋白在肺癌中诊断中有意义,ALK的靶向药物于2013年我国FDA批准了克唑替尼用于临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当前很少的文献涉及探讨ALK在卵巢癌的作用,本文采用传统免疫组化学抗ALK(5A4)结合罗氏抗ALK(D5F3)增强免疫组化法检测ALK基因在卵巢恶性肿瘤的表达,探讨ALK与卵巢恶性肿瘤发生、 发展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