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MRI评估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和心肌纤维化的价值分析

作者:刘江波1 仇瑞莉2

所属单位:1.郑州大学附属南阳医院南阳市中 心医院心血管内科 (河南 南阳 473000) 2.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 医院科室消化1病区 (河南 南阳 473000)

PDF

摘要

目的 研究MRI在评估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心室收缩和心肌纤维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DCM患者53例及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并进行心脏磁共振(CMR)和磁共振纵向弛豫时间定量(T1 mapping)成像检查,比较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室壁厚度(TDD)、左室收缩末期室壁厚度(TSD)、室间隔基底段厚度(IVS)及左室心肌质量(LVMM)等结构参数以及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每搏输出量(LVSV)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功能参数及心肌T1值并采用Pearson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研究组TDD和TSD低于对照组,LVMM高于对照组;研究组LVEDV、 LVESV及心肌T1值高于对照组,LVSV及LVE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心肌T1值与TDD、TSD、LVSV及LVEF呈负相关性,与LVEDV和LVESV呈正相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MR技术可准确测量DCM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参数,直接判断患者心功能状态,T1 mapping可有效反映心肌弥漫性纤维化程度,对DCM临床诊断、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均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左心室;收缩功能;心肌纤维化;心脏磁共振

【中图分类号】R542.2;R44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 5131.2019.12.013

前言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由遗传、感染或免疫功能异常等因素引起的混合型心肌病,患者以两侧心室扩大和收缩功能减退为主要特征,随病情进展还可发生进行性心力衰竭、血栓栓塞或猝死等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文献报道DCM患者基本病理改变为心肌细胞肥大变性和间质纤维化,且心肌纤维化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紧密相关,因此准确评估心室收缩功能和心肌纤维情况对临床治疗和改善预后均具有重要意义[1-2]。随着磁共振技术发展和设备改进,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在评价心脏结构和功能中逐渐获得广泛应用且准确性较超声心动图更具优势,同时采用磁共振纵向弛豫时间定量(T1 mapping)成像技术还可通过测量心肌组织T1值,对心肌纤维化程度进行准确评估[3-4]。本文主要研究MRI评估DCM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和心肌纤维化的价值,为进一步推广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