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US-CT/MRI融合成像在肝癌患者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薛 静1 杜廷伟2 王运昌1 张周龙1 姚俊东1 刘 冰3

所属单位:1.河南科技大学临床医学院(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科 (河南 洛阳 471003) 2.河南科技大学临床医学院(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 (河南 洛阳 471003) 3.河南科技大学临床医学院(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科 (河南 洛阳 471003)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US-CT/MRI融合成像在肝癌患者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拟行超声引导下RFA术的肝癌患者86例(96个病灶),根据常规超声能否清晰显示病灶分为两组:超声显 示困难组(于US-CT/MRI融合成像下行RFA 术)和超声显示清晰组(于常规超声下行RFA术)。比较两组术中补充消融率及术后完全消融率。结果 超声显示困难组34例(38个病灶),剔除在US-CT/MRI融合成像下仍无法清晰显示的2例(2个病灶), 融合成像定位成功率为94.74%(36/38),最终32例(36个病灶)于US-CT/MRI融合成像下完成定位,术中补充消融率为33.33%(12/36),术后完全消融率为97.22%(35/36)。超声清楚显示组:52例患者(58个病灶),均行RFA,术中补充消融率为8.62%(5/58),术后完全消融率为98.28%(57/58)。两组术中补充消融率率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完全消融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US-CT/MRI融合成像引导常规超声显示困难的肝癌病灶行RFA具有可行性及安全性,可作为肝癌消融治疗的重要影像学引导手段。

【关键词】肝癌;射频消融;超声检查; 融合成像

【中图分类号】R735.7;R445.1;R44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 5131.2019.12.025

前言

  肝癌是我国第二大恶性肿瘤,仅次于肺癌[1]。手术治疗仍是目前肝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但不少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伴明显肝硬化,错失最佳手术时机,需采取非手术治疗。射频消融术 (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有着微创、疗效显著等优点,成为治疗肝癌的重要手段[2]。RFA治疗肝癌需在影像学引导下进行,超声 (US)因可实时引导、简便、经济、安全等优点,成为经皮肝癌消融治疗首选的影像引导方法[3]。然而,与CT、MRI相比,超声对于肝脏肿瘤的显示能力较差,易受病灶大小、部位、背景回声等因素影响,部分病灶显示困难,从而影响消融治疗的顺利进行[4]。此外,部分病灶常规超声显示困难,即便顺利进行RFA术也难以判断消融是否完全。故对于常规超声显示困难的肝癌病灶,不适合在超声引导下行RFA。近年出现的US-CT/MRI融合成像技术,将超声的实时引导与CT/MRI的高分辨率的优势进行了结合,弥补了常规超声的不足,为超声显示困难的肝癌病灶行超声引导下RFA术及疗效评价提供了可能[5]。本研究旨在探讨US-CT/MRI融合成像在肝癌患者超声引导下RFA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