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轻、中度闭合性颅脑损伤核磁共振(MRI)图像表现及与预后相关性。方法 将我院就诊治疗的60例轻、 中度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病例、影像学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分析,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CT和MRI检查,收集患者影像学及临床资料,由2名资深影像诊断医生对其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将其诊断结果与其预后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在MRI检查中,绝大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颅内结构的损伤,其中硬膜外血肿和脑挫裂伤最为常见,硬膜外血肿表现为病变部位短T1信号,且病变部位周围有稍长T1信号;多发脑挫裂伤早期主要表现为长T1、长T2为主的混杂信号改变;在后期可表现有长T1、长T2信号,部分还可出现脑萎缩和胶质增生;CT检查中14例患者未显示明显异常,其脑损伤异常检出率为76.67%(46/60),脑内损伤处检出率为70.27%(52/74);MRI检查中3例患者图像显示未见异常,其异常检出率为95.00%(57/60),脑内损伤处检出率为91.89%(68/74),即MRI检查对轻、中度闭合性颅脑损伤异常及脑损伤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CT检查(χ2 =8.292,P=0.002; χ2 =011.276,P=0.001);CT检查检出异常其预后与未检出异常比较差异间无统计学意义(χ2 =1.431,P=0.232)MRI检查检出异常其预后与未检出异常比较差异间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4.130,P=0.042)。结论 MRI检查可准确有效的检测出轻、中度 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其颅内脑损伤情况, 可更好的反映损伤数目位置及严重程度,更有利指导临床医生进行治疗和对预后的预测。
【关键词】轻、中度闭合性颅脑损伤;核 磁共振; 图像表现;预后
【中图分类号】R651.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 5131.2019.10.009
前言
分析既往病例资料中,根据损伤程度的不同可有轻度、中度和重度闭合性颅脑损伤之分,其中轻、中度闭合性颅脑损伤最为常见,其发病率在颅脑损伤中可占90%[1-2]。相关调查资料表明,对于轻、中度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一般不需经手术等特殊治疗,静休调养数月或数日内即可恢复,但仍旧存在部分患者在恢复过程中出现多种后遗症和影响其日常生活工作等[3]。相对于重度闭合性脑损伤而言,轻、中度闭合性脑损伤的研究报道较为少见[4]。CT检查为颅脑损伤诊断的主要影像学手段,有数据显示,在CT检查中,仅存在10%~40%的轻、中度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显示异常[5],而随着影像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有报道证实,MRI检查更有利于发现细小损伤和非出血性损伤[6]。为进一步探讨MRI检查对轻、中度闭合性颅脑损伤的病情诊断和其预后的相关性,本文主要对60例轻、中度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病例、影像学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分析,具体报道内容如下。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17卷, 第 10 期
2019年10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