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头颈部
多层螺旋CT和高场强MR对急性肺动脉栓塞(PE)疾病的诊断效果的评估
作者:郭永凯 杨培金 彭艳娟
所属单位: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影像科 (河南 焦作 454000)
PDF摘要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和高场强MR肺动脉成像对急性肺动脉栓塞(PE)疾病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确诊的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诊断,观察组采取高场强MR肺动脉成像诊断。比较两组诊断效果。结果 经检查,两组对PE显示率均为100%,且两组栓塞部位比较差异不显著,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间接征象如局限性肺纹理稀疏、肺段梗死、胸腔积液、肺动脉压、心包积液、马赛克征等比较上差异不显著,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高场强MR肺动脉成像诊断PE患者准确性高,且操作简便,具有无创、快捷、简便、有效等优势,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急性肺动脉栓塞;多层螺旋CT;MR;诊断效果
【中图分类号】R445;R54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 5131.2019.10.013
前言
在临床上,急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较为常见,其多发于中老年人,且作为一种常见心血管类疾病,其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1],而由于患者年龄等增长,PE发病率也不断提高,这就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而及早准确诊断PE对于患者治疗和预后改善尤为关键[2]。目前针对PE患者,临床主要采用的诊断方法为影像学诊断,常用的即为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和高场强MR肺动脉 成像,但对于二者诊断价值的比较目前研究较少[3-4]。因此本文选取我院确诊的PE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即对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和高场强MR肺动脉成像对急性肺动脉栓塞(PE)疾病的诊断效果做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17卷, 第 10 期
2019年10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