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CT和MRI诊断AS患者骶髂关节面下骨质侵蚀的价值对比

作者:徐仲明

所属单位:四川省眉山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四川 眉山 620010)

PDF

摘要

目的 比较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CT)和磁共振成像(MRI)诊断强直性脊柱 炎(AS)患者骶髂关节面下骨质侵蚀的价 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5例AS患者, 均行CT与MRI检查,比较2种诊断方式影像 学检出效果、AS骶髂关节病变分级。结果 CT与MRI骶髂关节面下骨质硬化、关节 间隙变宽与关节间隙变窄检出率比较无显 著差异(P>0.05),MRI对骶髂关节面下 骨质侵蚀(78.67%)、骨质囊变(61.33%) 与软骨肿胀(33.33%)检出率明显高于CT  64.00%、40.00%、16.00%(P<0.05);CT 与MRI对AS骶髂关节病变0级、III级与IV 级诊断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MRI对 I级(26.67%)与II级(45.33%)检出率明显 高于CT13.33%、29.33%(P<0.05)。结论 相较于CT,MRI对AS患者骶髂关节病变的 影像学检出效果更突出,能够有效检出骶 髂关节面下骨质侵蚀、骨质囊变以及软骨 肿胀等变化,为病变分级提供准确指导。

【关键词】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 成像;强直性脊柱炎;骨质侵蚀

【中图分类号】R593.23;R4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 5131.2019.10.044

前言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属于炎症型全身性 免疫疾病,多发部位是机体中轴关节,最早累及部位为骶髂关节,随 着患者病情进展,将引起脊柱韧带骨化,发生脊柱骨性强直。年轻人 为AS好发群体,病情男性发病风险高于女性,主要受自身遗传与生活 环境的影响,该疾病致残率非常高,故临床应该重视其早期诊断[1-2]。 当前,AS主要检查方式为影像学手段,以往主要利用X射线进行诊断, 当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和磁共振成像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应用日益广泛背景下,开始逐渐代替X射线成为AS主要检查方法。本文以75例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CT与MRI诊断AS患者骶髂关节面下骨质侵蚀的应用价值。现汇报如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