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MRI动态增强与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经病理学证实为CSP的78例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包括多普勒超声、MRI增强扫描,分析两种诊断方式对于CSP的早期诊断效能。结果 78例CSP患者中,MRI诊断准确率为96.15%(75/78),单纯孕囊型检出44例,不均质包块型检出31例,超声诊断准确率89.74%(70/78),单纯孕囊型检出41例,不均质包块型检出29例,二者诊断准确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χ2=2.445,P =0.118);病理诊断发现卵黄囊29例,胚芽18例,原始心管搏动15例,孕囊局部瘢痕浸润22例,MRI及超声检出例数分别为卵黄囊3例和24例,胚芽2例和17例,原始心管搏动0例和12例,孕囊局部瘢痕浸润5例和21例,两组诊断结果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χ2=30.559、P=0.000,χ2=25.077、P = 0. 000,χ2= 20.000 、P = 0. 000,χ2=24.068、P=0.000);病理诊断孕囊内出血43例,宫腔积血45例,合并绒毛及胎盘植入19例,MRI及超声检出例数分别为孕囊内出血35例和20例,宫腔积血40例和21例,合并绒毛及胎盘植入17例和8例,两组诊断结果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χ2=11.349、P=0.001,χ2=18.366、P =0.000,χ2=9.471、P =0.002)。结论 MRI及超声诊断对CSP均有较高的早期诊断效能,但两种检测方式均存在各自的不足之处,进行联合应用能够更快速更准确地诊断CSP。
【关键词】剖宫产术;瘢痕妊娠;磁共振成像;多普勒超声
【中图分类号】R445.2;R445.3;R714.2
【文献标识码】A
【DOI】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5131.2020.09.040
前言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是一种特殊部位的异位妊娠,主要表现为有剖宫产史的孕妇胚胎着床于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处,是剖宫产术的远期并发症之一[1-2]。近年来剖宫产率居高不下,导致CSP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由于CSP没有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因此临床诊断过程中容易出现漏诊和误诊,没能及时诊断采取相应措施可能会引发大出血、子宫穿孔及破裂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害患者生命[3]。目前临床上CSP的诊断主要通过病史、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等来确诊,超声检查对于CSP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但因为对操作者的要求较高,对于胚胎着床的位置、深度及和周围组织的关系不能很好地了解,容易导致漏诊及误诊[4]。MRI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能够清楚地显示孕囊、切口瘢痕及子宫内膜间的关系,使用常用的辅助CSP诊断的检查方式[5]。本研究希望通过对比MRI和超声在CSP诊断中的特点,来分析2种诊断方式的优缺点,为临床早期正确诊治CSP提供依据。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18卷, 第 9 期
2020年09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