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头颈部
DTI基于白质骨架的纤维束空间统计分析对认知障碍脑瘫患儿的研究*
作者:郝明珠1 张晓凡1 王志伟1 王 芳1 刘 畅2 张 旭1 朱 凯1 蔡静怡1
所属单位:1.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医学影像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2.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儿内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PDF摘要
目的 运用磁共振DTI(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 基于纤维束的空间统计分析技术(Tract Based Spatial Statistic, TBSS),对比分析伴有认知功能障碍的脑瘫患儿(Cerebral palsy,CP)与正常儿童(control group,CG)白质纤维束FA值的差异,为临床诊疗及干预提供精准影像学依据。方法 选取53例30<DQ<70伴有认知功能障碍CP组患儿及50例正常对照CG组小儿,使用Philips Ingenia 3.0T磁共振成像仪,常规MRI序列及DTI功能成像序列检查,行DTI基于白质骨架的纤维束空间统计法分析。结果 白质骨架图显示53例CP组患儿双侧额叶白质、右颞叶白质、右枕叶白质、右顶叶白质、双侧脑室体旁白质、双侧内囊前后肢较CG组的FA值明显减低(P<0.05);随访13例CP组经6~12个月综合康复治疗后患儿的FA值在双侧内囊后肢区、右枕叶白质区、右侧内囊前肢区、右额叶白质区较康复前有所升高(P<0.05)。结论 DTI基于TBSS分析法将白质纤维束核心解剖结构可视化,揭示脑瘫患儿白质异常区域与认知功能损害之间的关系,为脑瘫患儿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指征及科学客观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小儿;脑瘫;认知功能障碍; 扩散张量成像;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学全脑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R742.3;R246.4
【文献标识码】A
【DOI】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5131.2020.09.001
前言
近年来, 随着围产医学的进步, 我国脑瘫发病率上升为1.8%~4%,发达国家为1.5%~4%[1]。脑瘫是对婴幼儿生理生活影响较大的神经系统疾病,除运动功能损伤外,还伴有程度不同的认知精神及语言障碍等常见并发症[2]。常规MRI可显示较重患儿的髓鞘问题,但对隐匿性脑瘫伴认知功能障碍患儿常呈阴性表现。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能够量化白质纤维束的各向异性,并利用各向异性重建白质纤维的微观骨架结构,精准显示白质纤维的解剖结构信息,可视化研究病变早期神经纤维束的病理变化,为脑瘫患儿提供更早期、更客观的无创影像学判断标准。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18卷, 第 9 期
2020年09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