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及CT鉴别肝硬化背景下肝血管瘤、肝细胞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10例肝硬化背景下肝血管瘤、 肝细胞肝癌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比较CT和超声的诊断准确率,分析CT和超声对肝硬化背景下肝血管瘤和肝细胞肝癌的检出率。结果 110例患者中经手术病理检出肝血管瘤共63例,其中超声检出49例,检出率为77.78%;CT平扫检出51例,检出率为 80.95%;CT增强扫描检出60例,检出率为95.24%。CT增强扫描的检出率显著高 于CT平扫和超声检查( P<0.05);47例肝细胞肝癌患者,超声检出33例,检出率为70.21%;CT平扫检出35例,检出率为 74.47%;CT增强扫描检出45例,检出率为 95.74%,CT增强扫描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平扫和超声检查( P<0.05)。结论 CT和超声检查均可有效显示肝硬化背景下肝血管瘤、肝细胞肝癌的影像学特点,但CT增强扫描对肝血管瘤和肝细胞肝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平扫和超声检查。
【关键词】超声;CT;肝硬化;肝血管瘤;肝细胞肝癌
【中图分类号】R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0.08.025
前言
肝硬化是一种弥漫性肝损伤,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1]。肝血管瘤大多指海绵状血管瘤。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数发现于成年人,多见于30~60 岁,女性多于男性。肝癌是肝脏的恶性肿瘤,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肝癌是指由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 继发性肝癌是由于其它脏器的肿瘤细胞经血液、淋巴或直接侵袭到肝脏所致[2-3]。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与肝硬化密切相关[4]。肝硬化导致肝小叶形态及结构改变、合并脂肪沉积导致肝脏密度和回声改变,因此肝硬化背景下、病灶与背景肝实质的对比关系发生改变,增加了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难度,尤其容易造成肝血管瘤、肝细胞肝癌的误诊,为肝血管瘤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手术或导致肝细胞癌患者错失手术切除机会[5],故提高肝硬化背景下肝血管瘤、肝 细胞肝癌的影像征象认识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组研究主要通过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肝硬化背景下患有肝血管瘤、肝细胞肝癌患者,探讨其超声及CT表现,以提高对肝硬化背景下良恶性病变的鉴别水平,现报道如下。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18卷, 第 8 期
2020年08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