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研究扩散张量成像(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评 价基底节脑梗死患者针刺联合药物治疗的 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12月~2019年12 月符合纳排标准的我院基底节缺血性脑卒 中患者58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 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甘露 醇、络活喜、倍他乐克等神经内科常规基 础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使用针刺联合 中药的治疗,分别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 者基底节区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均值及平均表观弥散 系数(average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并进行评价。对比两 组的临床疗效、肢体功能情况、ADCAVG值 及FA值水平。结果 经治疗后,研究组的 总有效率(93.10%)高于对照组(68.96%) ( P <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肌力分级和 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 P <0.05),治 疗后研究组的ADCAVG值低于对照组,FA值 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功能磁共振 成像(fMRI)可用于评估针刺联合药物治疗 基底节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效果。
【关键词】功能磁共振成像;DTI;针刺;脑梗死;中药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0.08.003
前言
脑卒中是人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运动功能障碍大大降低了患 者的日常生活质量[1],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负担。基底节区缺血性 脑卒中是脑卒中常见的一种类型,颅内深穿支动脉管腔堵塞而形成脑 梗死时,皮质脊髓束受累,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常表现为偏瘫、 偏盲、偏身感觉障碍的三偏综合征[2]。针刺联合中药辩证的药物治疗 具有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作用已被较多的临床研 究所证实[3],但临床上缺乏对该病的程度、预后、治疗效果评价的特 异性手段,中药干预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后期脑部功能变化的影像 学研究也很少。功能磁共振成像DTI是一种实时动态成像,将纤维束结 构完整性和连通性可视化,利于显示其结构的微观变化,通过对神经 解剖进行定位来揭示脑功能的成像方法[4]。为此文本研究通过DTI技术 追踪观察基底节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针刺联合药物治疗前后的功 能成像、各向异性值(FA)及ADC值的变化关系,以探讨针刺的临床疗 效,为其疗效评价提供可靠的可视化及可量化的依据。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18卷, 第 8 期
2020年08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