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与磁共振成像(MRI)在胆囊腺瘤(AG)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8例AG患者及35例AG伴癌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经MSCT、MRI检查,观察AG和AG伴癌变的MSCT、MRI表现,评估不同影像学征象对胆囊腺瘤鉴别诊断的价值,并绘制 ROC曲线。结果①MRI灵敏度、特异度、 准确率、阳性阴性预测值均高于MSCT, ROC曲线显示:MRI、MSCT诊断胆囊腺瘤的 AUC分为0.905、0.880;②AG伴癌变者病灶最大直径大于AG( P<0.05)。AG中病灶乳头状比例高于AG伴癌变者( P<0.05), AG病灶菜花状、表面不光滑比例低于AG伴癌变者( P<0.05);③48例AG患者均为窄基底,35例AG伴癌变患者15例为窄基底, 20例为宽基底,11例患者附着胆囊处囊壁出现囊壁局限性增厚;④MSCT平扫,48例AG患者中有36例患者可清晰显示病灶,发现桑葚征32例;平扫后35例AG伴癌变均可清晰显示病灶,发现桑葚征15例;AG伴癌变者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平均CT值均高于AG者( P<0.05);⑤MRI平扫,48例AG患者均可清晰显示病灶,发现桑葚征37例;MRI平扫,35例AG伴癌变患者均可清晰显示病灶,发现桑葚征17例。结论 MSCT与MRI均可用于AG的诊断,MRI诊断效能高于MSCT。
【关键词】胆囊腺瘤;多层螺旋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
【中图分类号】R7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0.08.032
前言
胆囊腺瘤(AG)是肿瘤性息肉中的一种,指胆囊壁向胆囊腔内呈局限性隆起的一种疾病[1]。AG与胆囊癌(PCG)有一定联系,AG的恶变率为1.48%~1.70%,有学者认为胆囊腺瘤使胆囊内膜增生,引起细胞周期蛋白表达的变化,造成细胞周期与增殖间的平衡紊乱,最终诱发PCG[2]。因此,早期诊治AG能降低恶性病变风险,以改善患者预后。影像学诊断是目前诊断AG最有价值的无创性检测手段,包括超声、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3]。超声虽是最常用的检查手段,但多层螺旋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 率及强大的后处理功能[4],有助于AG进一步的诊断及良恶性鉴别。基于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48例AG患者及35例AG伴癌变患者作为研究对 象,以探究MSCT与MRI在AG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18卷, 第 8 期
2020年08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