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胆囊癌胆囊周围结构侵犯CT和MRI影像学特征及手术指导价值分析*

作者:万智双 熊 丁

所属单位:四川省眉山市人民医院普外科 (四川 眉山 620010)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胆囊癌胆囊周围结构侵犯CT和MRI影像学特征及手术指导价值。方法 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63例胆囊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相关影像学资料、临床资料等,总结分析MSCT、MRI检查中胆囊癌对 邻近结构侵犯情况、图像特征。结果腔内结节型26例,病变基底部增厚,增强后肿块明显强化;肿块型31例,呈局限性厚壁型6例;厚壁型胆囊壁厚平均壁厚1.10cm,胆囊壁局限或弥漫不规则增厚。 其中54例患者手术及病理证实肿瘤侵犯邻近肝实质,MRI及MSCT图像中,胆囊肿块与邻近受侵的肝实质分界模糊、伴肝实质异常强化。横断位、冠状位及矢状位观 察、测量侵犯的深度比较,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胃窦受侵CT、MRI三维断面图像表现:(1)胃窦受压变形,胃窦浆 膜面模糊,脂肪间隙消失;胃窦壁增厚伴强化异常。胆囊内合并胆结石呈结节状高密度影或结节状低信号影;肝内转移瘤密度低,轻度边缘性强化;MRI图像显示,6例患者胆管和肝门淋巴结出现转移压迫, MSCT扫描MPR显示胆道梗阻,肝内胆管不 同程度扩张;肿瘤侵犯血管7例。行根治性切除手术者36例,占比57.14%;姑息性 切除手术者12例,占比19.04%;无法切除改行探查手术5例,占比7.96%。结论 CT和MRI检出均可显示胆囊癌侵犯胆囊周围血管、肝实质等影像学征象,为临床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可靠影像学资料。


【关键词】 胆囊癌;CT;MRI

【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0.08.033

前言

胆囊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在临床中胆囊体部及底部最常见,胆囊癌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但既往文献报道,胆囊癌的发生可能与患者慢性炎症、细菌代谢、胆囊结石等因素有关。胆囊癌可直接侵犯周围组织,同时也可通过淋巴、血液循环或腹腔种植等途径进行转移,由于缺乏早期临床表现,大部分病例确诊时已为中晚期,影响患者预后[1-3]。MRI和MSCT检查均为胆囊癌检出的常用无创性手段,但 术前仅仅作出定性诊断无法满足临床需求,明确胆囊癌与邻近脏器及血管的解剖关系、侵犯范围、远处转移情况对临床手术方案的制定意义更大[4]。为进一步探讨MSCT及MRI对胆囊癌胆囊周围结构侵犯的诊断价值,本研究收集了63例胆囊癌患者的相关影像学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现报道内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