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超声与MRI诊断剖宫产术后早期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易晓芹

所属单位: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 成都 610200)

PDF

摘要

目的 分析超声与核磁共振(MRI)诊断剖宫产术后早期子宫瘢痕妊娠(CSP)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于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就诊治疗的70例CS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为标准,收集其临床、影像学资料,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对CSP的诊断符合率,并分析不同检查方式中CSP的影像图像特征表现。结果超声联合MRI检查对CSP的诊断符合率(98.57%)均显著高于超声(84.29%)和MRI(85.71%)单独检查 对CSP的诊断符合率( P <0.05);超声检查示36例单纯孕囊型宫腔下段“双环征”孕 囊声像,且孕囊与膀胱壁之间子宫肌层非常薄,孕囊附近血流较为丰富;23例不均质包块型可于子宫下段显示混合团块状, 团块内表现明显暗液区,病灶伸入至子宫肌层。MRI检查示平扫40例单纯孕囊型CSP显示子宫切口下段可见卵圆形或类圆 形孕囊,T1WI表现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 号,呈环状表现,进一步增强扫描示孕囊囊壁明显强化。20例不均质包块MRI平扫 示下示子宫下段内呈现不规则团块影, 在T1WI上呈等信号,T2WI上呈低信号,进 一步增强扫描示T1WI序列可见明显强化, 且呈树突状和斑片状呈现。结论 超声和 MRI对CSP的检出和诊断符合率相类似,但超声联合MRI检查检出和诊断符合率明显提高,有望在早期CSP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超声;核磁共振;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

【中图分类号】R714;R71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0.08.037

前言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是临床子宫异位妊娠的一种,是指受精卵、滋养叶细胞种植在剖宫产后子宫切口疤痕处并在此生长发育,其发病率较低,但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术的增加,CSP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1-2]。不少病例资料显示,CSP具有病情进展危急的特点,若不及时予以有效治疗,或出现漏诊和误诊情况时,可导致患者出现大出血、子宫切除等不良事件,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是目前临床妇产科领域中一个极为重视的问题[3-4]。目前,临床上对于CSP的诊断主要依靠多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其中超声和CT检查较为常见,其临床价值也已被多项研究所证实[5-6]。但目前临床上关于超声与核磁共振(MRI)对CSP的诊断价值尚未有大量研究[7]。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70例CSP患者的临床病例及影像学资料,旨在探讨超声与MRI诊断CSP的临床价值,具体报道内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