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磁共振(MRI)图像特征结合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鉴别卵巢交界性囊腺瘤与囊腺癌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经术后病理确诊的18例卵巢交界性囊腺瘤(A组)和24例卵巢囊腺癌(B组)患者的MRI图像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I平扫、增强和弥散加权成像(DWI)扫描。观察肿瘤部位、大小、形态、分房、囊壁、囊隔及信号特征,并测量肿瘤实性部分的ADC值,比较两组间的差异。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DC值在两组间的最佳阈值及对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两组病灶分布侧 别、大小、单/多房比例无统计学差异( P均>0.05)。A组病灶囊性部分囊壁/囊隔厚度(最厚处)小于B组,实性部分明显强化的比例低于B组,实性部分ADC值高于B 组( P 均<0.05)。ROC曲线分析示ADC值鉴别两组病灶的最佳阈值是1.315×10-3mm2/ s,对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4.2%和81.5%。结论 结合MR图像特征和量化的ADC值有利于正确区分卵巢交界性囊腺瘤与囊腺癌,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奠定基础。
【关键词】 卵巢肿瘤;磁共振成像;表观弥散系数
【中图分类号】R737.31;R44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0.08.040
前言
卵巢肿瘤因其高发病率、高致死率而严重影响女性患者的生命健康,准确的影像学诊断对于早发现、早治疗以及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极为关键[1]。卵巢肿瘤组织学类型复杂,囊腺类肿瘤是最常见 的一类,包括良性囊腺瘤、交界性囊腺瘤和囊腺癌[2]。磁共振成像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作为组织分辨率最高的影像学检查,被广泛运用于卵巢肿瘤的术前诊断[3]。然而,卵巢交界性囊腺瘤和囊腺癌的MRI平扫表现多有重叠,较难以明确区分,常常需要结合MRI动态增强检查以及功能序列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特征进行综合诊断[4]。本文通过联合MRI平扫和增强的图像特征以及DWI序列的定量参数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探讨其在鉴别卵巢交界性囊腺瘤与囊腺癌中的应用价值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18卷, 第 8 期
2020年08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