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头颈部
高分辨磁共振3D黑血技术评估评估左侧症状性颅外颈动脉斑块与同侧大脑中动脉病变卒中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作者:吴国华* 张晓飞 王 琦 申 兵 李 超
所属单位:邯郸市中心医院CT/核磁室 (河北 邯郸 056001)
PDF摘要
目的 高分辨磁共振3D黑血技术评估评估左侧症状性颅外颈动脉斑块与同侧大脑中动脉病变卒中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1月1日于我院进行颈动脉高分辨磁共振3D黑血技术检查的127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伴有同侧大脑中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分为伴有组(46例)和不伴组(81例)。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body mass index, BMI)、血压、高血压史等一般临床资料及左侧颅外颈动脉斑块影像特征。EmpowerStats分层检验分析AIS患者颅外颈动脉斑块特征与同侧中动脉严重狭窄之间的关系。AIS患者病发3个月后,根据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74例(≤2分)和预后不良组53例(≥3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IS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性;ROC分析颅外颈动脉斑块特征对AIS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伴有组和不伴组患者在高血压、糖尿病、尿酸(UA)、肌酐(Cre)、同行半胱氨酸(Hcy)、入院NIHSS评分、出院NIHSS评分、出院3个月后MRS评分方面具有显著差异(P<0.05)。颅外颈动脉斑块结果显示,结果显示,伴有组患者计算标准化管壁指数(NWI)、斑块内出血(IPH)体积、颈动脉重度狭窄、富含脂质的坏死核心(LRNC)、易损斑块发生率均显著高于不伴组患者,血管平均管腔面积(LA)显著低于不伴组患者(P<0.05)。EmpowerStats分层交互检验结果显示,颅外颈动脉斑块特征与同侧中动脉严重狭窄之间的关系稳定存在。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AIS患者在吸烟史、糖尿病史、Cre、Hcy、入院NIHSS评分、伴MCA严重狭窄、LA、管壁厚度(WT)、有钙化、有IPH、IPH体积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结果显示,入院NIHSS评分、伴大脑中动脉(MCA)严重狭窄、WT、有IPH、是易损斑块、IPH体积为AIS患者预后不良影响因素,其中WT、易损斑块、IPH体积是判断AIS患者预后不良的较强影响因素,对AIS患者预后不良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结论 症状性AIS患者左侧颈动脉易损斑块特征与同侧严重狭窄具有相关性,WT、易损斑块、IPH体积等颈动脉斑块特征是AIS患者预后不良的较强影响因素,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关键词】高分辨磁共振3D黑血技术;颅外颈动脉;大脑中动脉;斑块
【中图分类号】R54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5.10.010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23卷, 第 10 期
2025年10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