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头颈部
基于rs-fMRI探究语言区脑动静脉畸形患者语言功能代偿机制
作者:叶嘉骏1 郑 冬1 徐 凯1 曾亚伟1 崔 洁1 李 科2,*
所属单位: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九医学中心放射科 2.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九医学中心医研部 (北京 100010)
PDF摘要
目的 探讨语言区脑动静脉畸形(AVM)患者语言功能代偿机制。方法 回顾性纳入31例累及左半球语言区的AVM患者(顶叶组5例、额叶组7例、颞叶组19例)及41例匹配的健康对照(HC)。所有受试者接受3.0T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扫描。计算受试者大脑低频振荡振幅(ALFF)、比率低频振幅(fALFF)、局部一致性(ReHo)和度中心性(DC)。使用双样本t检验比较各亚组与HC的脑功能差异,结果映射至Yeo 7网络模板。结果 顶叶组患者躯体运动网络(SMN)fALFF升高;额顶网络(FPN)、背侧注意网络(DAN)ReHo升高;FPN与默认网络(DMN)ReHo降低。额叶组患者SMN的ALFF与DC升高;视觉网络(VN)DC升高;DAN的ReHo升高。颞叶组患者SMN和DMN的ALFF升高;SMN和DMN的fALFF升高;SMN的DC升高;VN和SMN的ReHo升高;SMN局部ReHo降低。三组均观察到SMN活动的显著增强。结论 语言区AVM患者通过跨网络重组实现语言功能代偿,以SMN为核心枢纽,协同注意控制(DAN)、视觉处理(VN)及认知调配(FPN/DMN)形成代偿网络。以运动系统为中心、辅以其他网络的代偿机制为理解语言可塑性提供了新角度,提示临床可针对性地整合动作执行、注意力训练及视觉提示进行语言功能障碍人群的康复。
【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语言;脑网络;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中图分类号】R743.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5.10.004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23卷, 第 10 期
2025年10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