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胸部

MSCT三维重建图像融合技术在气管及主支气管憩室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作者:任悠悠* 耿云平 尤国庆 李 飞 郭 虎 李佳音

所属单位:南阳市中心医院CT影像诊断科 (河南 南阳 473000)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图像融合技术在气管及主支气管憩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4月至2024年3月在本院就诊疑似气管及主支气管憩室患者97例,均于术前完善MSCT检查,并采用三维重建图像融合技术[多平面重组(MPR)、容积重现(VR)、最小密度投影(minMIP)]进行后处理,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MSCT三维重建图像融合技术对气管及主支气管憩室的诊断效能,记录气管及主支气管憩室影像学特征;并比较常规横轴位与MSCT三维重建图像融合技术对憩室与气管支气管之间通道的检出率。结果 手术病理诊断结果显示,97例疑似患者中有84例为气管及主支气管憩室,13例为非气管及主支气管憩室。术前MSCT确诊气管及主支气管憩室82例,准确度为93.81%,敏感度为97.62%,特异度为69.23%,阴性预测值为81.82%,阳性预测值为95.35%,Kappa值为0.715。82例气管及主支气管憩室患者憩室大小不一,直径范围为12~48mm,平均直径为(30.05±2.45)mm,多位于气管右后侧,MSCT特征以单发憩室、单开口型、憩室内无分隔、与气管支气管相通、憩室壁菲薄、憩室内壁光滑为主。常规横轴位与MSCT三维重建图像融合技术对憩室与气管支气管之间通道的检出率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 MSCT三维重建图像融合技术对气管及主支气管憩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影像学资料。


【关键词】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融合技术;气管及主支气管憩室

【中图分类号】R322.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5.1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