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胸部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MSCT影像学变化及与心脏功能的关系
作者:王汇芬1,* 管 枢1 孙 政2
所属单位:1.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CT室 2.河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 (河南 郑州 450000)
PDF摘要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患者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学变化及与心脏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66例冠心病接受CABG术治疗患者,所有受试者术前、术后1个月均接受MSCT影像学检查,观察其影像学变化、心脏功能改善率,并分析患者一般资料、影像学征象与心脏功能改善的关系。结果 MSCT影像学显示术后患者冠脉狭窄程度较术前减轻(P<0.05);术后肺间质性水肿、心包积液、胸腔积液发生率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收缩末期室壁增厚率显著大于术前(P<0.05)。CABG治疗后52例(78.79%)患者射血分数(EF)改善,46例(69.70%)患者舒张末期容积(EDV)改善,51例(77.27%)患者收缩末期容积(ESV)改善,40例(60.61%)患者每搏输出量(SV)改善。EF改善组糖尿病、冠脉狭窄率>25%、心包积液占比低于未改善组(P<0.05),收缩末期室壁增厚率大于未改善组(P<0.05);EDV改善组高脂血症、冠脉狭窄率>25%、胸腔积液占比低于未改善组(P<0.05);ESV改善组冠脉狭窄率>25%占比低于未改善组(P<0.05);其余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冠脉狭窄率>25%、收缩末期室壁增厚率低均是EF改善的危险因素(P<0.05);高脂血症是EDV改善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MSCT可清晰显示CABG术后桥血管狭窄、肺间质性水肿、心包积液、胸腔积液等情况,以及通过测定EF、EDV、ESV、SV参数评估心脏功能;糖尿病、冠脉狭窄率>25%、收缩末期室壁增厚率低、高脂血症均是影响心脏功能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冠状动脉搭桥术;冠心病;多层螺旋CT;心脏功能;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5.10.024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23卷, 第 10 期
2025年10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