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头颈部
双PLD 3D-ASL技术评估前循环大血管重度狭窄/闭塞TIA脑血流动力学的研究*
作者:曾利川1 张耀丹2 任逢春1,*
所属单位:1.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 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四川 成都 610072)
PDF摘要
目的 采用双标记延迟时间(post labeling delays, PLD)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three-dimensional arterial spin labeling, 3D ASL)分析前循环大血管重度狭窄/闭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患者脑实质的血流灌注水平及储备情况,探究其评价血流动力学的临床价值。方法 连续收集我院2016年1月至2023年6月诊断的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闭塞的TIA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磁共振血管成像或CT血管成像确定动脉狭窄情况。所有患者采用GE Discovery 7503.0 T进行磁共振检查,ASL均行长、短两个标记延迟时间(PLD=1525/2525 ms)扫描,分别由两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测量脑血流量值(cerebral blood flow, CBF)。测量患侧与镜像健侧供血区域的CBF,获得相应血流量(CBF1和 CBF2),再根据公式ΔCBF=CBF2-CBF1,计算得出相应血流储备能力估计值ΔCBF。依据PLD=2525 ms时患侧与镜像健侧CBF比值大小将患者分为侧支代偿储备组(A组)和代偿不良组(B组),比值≥0.8记为代偿储备组,<0.8记为代偿不良组,分别比较两组间患侧在不同PLD条件下CBF值以及脑血流储备ΔCBF,分析ΔCBF与临床ABCD2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37例TIA患者,年龄61.5±7.2岁,ABCD2评分:3.3±1.8。A、B两组纳入例数分别为12例和25例,PLD=2525 ms时两组患侧与健侧CBF比值分别为: 0.90±0.06、0.71±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PLD=1525 ms时患侧CBF分别为: 0.88±0.07、0.65±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PLD=1525 ms时患侧CBF分别为: 24.11±3.72 ml/(100g.min) 、17.90±3.60 mL/(100g.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B两组PLD=2525 ms时患侧CBF分别为:45.78±3.78 mL/(100g.min)、33.42±5.36 mL/(100g.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B两组脑血流储备ΔCBF分别为: 21.67±5.25 mL/(100g.min)、15.53±5.12 mL/(100g.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分析显示ΔCBF值与ABCD2评分存在较强的负相关关系(Kendall's tau-b=-0.449, P<0.001)。结论 双PLD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可以定量的、直观的反应前循环大血管重度狭窄/闭塞TIA患者脑组织灌注及血流储备情况,从而了解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为指导该类患者进一步诊治提供依据。
【关键词】动脉自旋标记;标记延迟时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大血管狭窄
【中图分类号】R5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5.06.004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23卷, 第 6 期
2025年06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