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胸部

CT定量参数联合营养控制状态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

作者:娄志霞 胡宗涛* 王 云 王恒敏 周燕飞

所属单位:中国科学院合肥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安徽 合肥 230000)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定量参数联合营养控制状态对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中国科学院合肥肿瘤医院收治的行靶向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CT检查,获得肺总容积(TLV)、平均肺密度(MLD)及平均CT值,根据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疗效将患者分为无效组和有效组。收集两组的年龄、性别、吸烟史、分化程度、肿瘤直径、淋巴结以外转移、肿瘤类型、TNM分期、TLV、MLD、平均CT及营养控制状态评分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疗效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CT定量参数联合营养控制状态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的吸烟史、TNM分期、MLD及营养控制状态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MLD及营养控制状态评分均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疗效的危险因素(P<0.05)。MLD、营养控制状态评分预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疗效的AUC分别是0.827和0.839,MLD联合营养控制状态评分预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疗效的AUC为0.927,MLD联合营养控制状态评分预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疗效的AUC高于MLD、营养控制状态评分单独预测(P<0.05)。结论 MLD、营养控制状态评分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疗效具有一定预测价值,MLD联合营养控制状态评分可提升预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疗效的准确率。


【关键词】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定量参数;营养控制状态;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5.06.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