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腹部

双时相PET/CT代谢参数与血清SCC-Ag、HE4构建的预测模型对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分析*

作者:王 景1,2 郭 哲2,*

所属单位:1. 新乡医学院 (河南 新乡 453003) 2.南阳市中心医院妇科 (河南 南阳 473000)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双时相PET/CT代谢参数与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人附睾蛋白4(HE4)构建的预测模型对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于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宫颈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n=27)与无转移组(n=73)。所有患者均行双时相PET/CT检查,且测定患者血清SCC-Ag和HE4水平。比较转移组与无转移组双时相PET/CT代谢参数,血清SCC-Ag和HE4水平变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双时相PET/CT代谢参数、SCC-Ag和HE4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并构建其风险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验证该模型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采用Pearson分析双时相PET/CT代谢参数、SCC-Ag和HE4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相关性。 转移组TLG、MTV、SUVmax1和SUVmax2高于无转移组(P<0.05)。转移组血清SCC-Ag和HE4水平高于无转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LG、MTV、SUVmax1、SUVmax2、SCC-Ag及HE4进入回归模型(P<0.05),为影响宫颈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发生的影响因素。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宫颈癌患者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P=3.761+1.545×TLG+2.361×MTV+1.748×SUVmax1+2.214×SUVmax2+1.627×SCC-Ag+1.924×HE4。对上述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分析,该模型曲线下面积为(P=0.000,95%CI: 0.955~1.000),灵敏度:96.30%,特异度:95.90%。结论 双时相PET/CT代谢参数与血清SCC-Ag、HE4构建的预测模型对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良好,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双时相PET/CT代谢参数;鳞状细胞癌抗原;人附睾蛋白4;预测模型;宫颈癌;淋巴结转移

【中图分类号】R711.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5.06.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