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胸部

CMR评价急性心肌梗死PCI后远程心肌应变影响因素*

作者:顿雨桐1 牛惜情1 李国策2 张厚宁3 张 斌4 潘志斌2 边 浩2 康立清2 刘凤海1,2,*

所属单位:1.河北医科大学附属沧州市中心医院磁共振成像科 (河北 沧州 061000) 2.沧州市中心医院磁共振成像科 (河北 沧州 061000) 3.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磁共振室 (河北 唐山 063000) 4.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影像部 (河北 张家口 075000)

PDF

摘要

目的 采用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CMR-FT)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远程心肌(RM)的收缩功能,并探讨远程心肌收缩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41 例因AMI行急诊PCI治疗患者RM的CMR应变参数, 比较RM应变受损组和RM应变保留组间临床及影像参数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RM 收缩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141例患者共识别423 个RM节段,其中54例、102个RM节段周向应变受 损。两组间年龄(P=0.035)、高脂血症史(P=0.049) 及罪犯血管(P<0.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高是RM周向应变受损的独立保护因素,高脂血症史是RM周向应变受损的独立危险因素。罪犯血管为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 患者发生RM周向应变受损的风险高于左前降支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MI后RM收缩功能存在受损风险,高脂血症史、罪犯血管、年龄是RM收缩功能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远程心肌; 心脏磁共振成像;特征追踪

【中图分类号】R44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5.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