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胸部

CCTA在冠心病诊断及斑块性质评估中的应用*

作者:王 蔚1,* 厉位明3 刘 彪1 朱 浩2

所属单位:1.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灵璧医院放射科 (安徽 宿州 234200) 2.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灵璧医院心内二科 (安徽 宿州 234200) 3.金华市中医医院放射科 (浙江 金华 321017)

PDF

摘要

目的 评估冠状动脉CTA(CCTA)在冠心病诊断和冠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至2024年1月本院收治的83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血管内超声(IVUS)和CCTA检查。以CAG、IVUS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进行对比,分析CCTA在冠心病诊断以及斑块性质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83例受检者经CAG检查共552个冠状动脉节段,诊断狭窄节段共305个,其中轻度狭窄82个(26.89%),中度狭窄146个(47.87%),重度狭窄77个(25.25%);经IVUS检出斑块241个,非钙化斑块80个(33.20%),钙化斑块109例(45.23%),混合斑块52个(21.58%)。与CAG相比,C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为91.80%,特异度为97.17%,准确率为94.20%,与CAG诊断结果几乎完全一致(Kappa值=0.884),其诊断冠脉轻、中、重度狭窄的符合率分别为90.30%、89.25%和85.11%。与IVUS相比,CCTA诊断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灵敏度为94.19%,特异度为84.76%,准确率为90.37%,与IVUS诊断结果高度一致(Kappa值=0.798),其诊断非钙化斑块、钙化斑块和混合斑块的符合率分别为76.25%、91.74%和90.38%。在冠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诊断上,CCTA诊断钙化斑块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高,为0.942,其次为混合斑块和非钙化斑块,其对应的AUC分别为0.939、0.830,诊断鉴别价值均较高(P均<0.01)。结论 CCTA对冠心病诊断及冠脉粥硬化斑块性质的鉴别价值均较高,可获得与金标准较高的一致性。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冠状动脉造影;斑块性质;狭窄程度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4.07.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