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腹部
磁共振成像多序列对肝内肿块型胆管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预测价值研究*
作者:陈志林1 徐秋贞1,* 王孝磊1 张明府2 周成友3
所属单位:1.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北院区放射科 2.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北院区普外科 3.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北院区病理科 (江苏 南京 210044)
PDF摘要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多序列对肿块型肝内胆管细胞癌(IMCC)微血管侵犯(MVI)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IMCC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MRI多序列扫描。根据病理结果分为MVI组(24例)和非MVI组(56例),比较两组患者MRI多序列影像特征及相关参数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MVI的影响因素,再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影响因素对MVI的诊断效能。结果 本研究IMCC患者中MVI发生率为30.00%。MVI组肿瘤直径、表观扩散系数(ADC)显著高于非MVI组(P<0.05);两组患者之间在肿瘤形态、T1加权图像(T1WI)和T2加权图像(T2WI)信号、有无坏死、强化模式、扩散加权成像(DWI)信号、有无靶征、包膜挛缩以及胆管扩张方面无差异(P>0.05)。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ADC值是IMCC患者发生MV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通过绘制ROC曲线分析发现,ADC值预测IMCC患者发生MVI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3,敏感度为92.36%,特异度为88.79%,95%CI:85.66%-98.87%;最佳截断阈值为1.45×10-3mm2/s。结论 MRI多序列对IMCC患者MVI状态的预测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其中ADC值可以作为预测MV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助于为IMCC患者的精准医疗提供更有价值的术前信息。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肝内肿块型胆管细胞癌;微血管侵犯;预测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2;R735.8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4.07.039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22卷, 第 7 期
2024年07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