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骨骼肌肉
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CT征象和相关参数对股骨头塌陷风险的预测价值及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杨光辉 李小荣* 易 进 李岳伟
所属单位: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 (福建 厦门 361000)
PDF摘要
目的 观察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CT征象,并分析CT灌注参数对股骨头塌陷风险的预测价值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7年8月至2021年3月就诊于本院的98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CT检查,观察CT征象。随访2年,按照随访期间是否出现股骨头塌陷分为塌陷组、未塌陷组,对比两组CT参数,绘制ROC曲线分析CT灌注参数预测股骨头塌陷的价值。另根据随访期间患者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对比两组临床资料、CT参数,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CT征象显示,45例患者以股骨头呈拥挤融合与扇状硬化改变、骨小梁增粗或骨质硬化为主,53例患者以股骨头关节面轻微塌陷、骨小梁微骨折、部分出现皮质下新月征为主;随访2年,98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出现34例股骨头塌陷(34.69%),20例预后不良(20.41%);塌陷组MMT、BV、BF均低于未塌陷组(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MMT、BV、BF及三者联合预测股骨头塌陷的AUC分别为0.819(95%CI:0.738-0.900)、0.878(95%CI:0.812-0.945)、0.873(95%CI:0.807-0.940)、0.955(95%CI:0.921-0.990);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的性别、年龄、病因、坏死形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Ficat分期、坏死部位在外上象限比例、坏死体积比例高于预后良好组,MMT、BV、BF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icat分期(Ⅲ期)、坏死部位(外上象限)、坏死体积比例高是影响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MMT上升、BV上升、BF上升是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 CT可有效检出早期股骨头坏死,CT征象以骨质硬化、骨小梁增粗、新月征为主,且CT灌注参数与股骨头塌陷风险、预后密切相关。
【关键词】早期股骨头坏死;CT征象;CT灌注参数;股骨头塌陷;预后
【中图分类号】R73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4.05.052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22卷, 第 5 期
2024年05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