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究磁共振成像(MRI)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68例HIE患儿临床资料,患儿在治疗前后均行MRI检查。比较不同临床分度HIE患儿MRI影像学评分差异,并使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评估HIE患儿MRI影像学评分与临床分度的相关性;记录患儿治疗6个月后神经系统异常情况,分为神经系统异常组(预后较差组)及无神经系统异常组(预后较好组),比较其MRI影像学评分差异。结果 68例HIE患儿临床分度Ⅰ度11例,Ⅱ度25例,Ⅲ度32例;不同临床分度HIE患儿各部位MRI影像学评分及其总评分比较,均为Ⅰ度组<Ⅱ度组<Ⅲ度组(P<0.05)。经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分析,发现HIE患儿各部位MRI影像学评分及其总评分均与临床分度呈显著正相关性(r=0.344、0.385、0.405、0.336、0.483,P<0.05)。治疗6个月后,68例HIE患儿出现神经系统异常11例,纳入预后较差组;无神经系统异常57例,纳入预后较好组;预后较差组各部位MRI影像学评分及其总评分均高于预后较好组(P<0.05)。结论 MRI在HIE诊疗中发挥重要作用,MRI影像学评分能判断患儿病情发展及预后情况,指导临床治疗。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MRI;临床分度;预后
【中图分类号】R742;R44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1.04.003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19卷, 第 4 期
2021年04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