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老年高血压患者CDFI联合CT诊断IMT值与BPV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朱道湘1 王春宇2 蒋 琳2,*

所属单位:1.武汉市东湖医院功能科 (湖北 武汉 430074) 2.华中科技大学医院放射科(湖北 武汉 430074)

PDF

摘要

目的 探究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联合CT诊断在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动态血压变异性(BPV)相关性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7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IMT值将患者分为正常组(IMT<0.9mm,n=27)、增厚组(0.9mm≤IMT<1.3mm,n=30)和斑块组(IMT≥1.5mm,n=15)。所有患者均接受CDFI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BPV指标,对颈动脉斑块及狭窄程度进行测量,分析IMT值与BPV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随着IMT值的增加,患者的24h、日间和夜间平均收缩压(24hSBP、dSBP、nSBP)、平均舒张压(24h DBP、dDBP、nDBP)明显增大(P<0.05),24h、日间和夜间的收缩压变异系数(24h SBPCV、dSBPCV、nSBPCV ) 、舒张压变异系数( 24h DBPCV 、dDBPCV、nDBPCV)明显增大(P<0.05),三组患者的24h SBP、dSBP、nSBP、24h DBP、dDBP、nDBP、24h SBPCV、dSBPCV、nSBPCV、24hDBPCV、dDBPCV和nDBPC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2例患者共检出狭窄动脉128条,包括轻度狭窄51条,中度狭窄42条和重度狭窄35条,总体动脉狭窄率为44.44%;患者的IMT值与24h SBPCV、dSBPCV、nSBPCV、24h DBPCV、dDBPCV和nDBPCV等BPV指标均呈明显正相关(P <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狭窄率较高,应用CDFI联合CT检查可明确患者的颈动脉狭窄程度及斑块位置;患者IMT值与BPV的变化呈正相关,控制高血压患者BPV指标的变化,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颈动脉狭窄情况。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动态血压变异性;颈动脉狭窄;彩色多普勒超声;CT影像

【中图分类号】R544.1;R445.1;R445.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1.04.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