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肝癌(LC)患者介入手术治疗期间的应用效果及对肿瘤活性评价的临床价值。方法 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阳性结果为“金标准”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经病理学与实验室检查确诊的LC患者31例(42个病灶)进行临床试验,所有患者均在介入手术治疗后3~5周进行MRI、CT检查,并在此基础上再次行DSA诊疗并分析三种诊断方法的有效性。结果 (1)单纯CT的活性病灶检出率(61.29%)和单纯MRI的活性病灶检出率(87.10%)与DSA检查结果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超声、CT、MRI联合检查与DSA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2)MRI在LC复发及残余病灶诊断中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CT诊断(P<0.05)。(3)MRI在Ⅰ型、Ⅱ型、Ⅲ型中的“+”均略高于CT诊断,反之亦然(P<0.05)。(4)MRI对LC有、无包膜病灶诊断的有效性均高于CT诊断(P<0.05)。结论 在LC的临床诊断中予以MRI诊断的有效率显著高于CT诊
断,且对该病的介入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同样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肝 癌;介入手术;肿瘤活性
【中图分类号】R445.2;R445.3;R7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1.04.026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19卷, 第 4 期
2021年04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