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许 凌*

所属单位:厦门长庚医院口腔科 (福建 厦门 361026)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GTR)在牙周病临床治疗中的价值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18例进行GTR治疗的牙周病患者临床资料,记录其治疗前后相关指标[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牙松动度(TM)、附着丧失(AL)、牙龈指数(GI)]检查结果差异;根据治疗效果将118例受试者分为疗效优良组 (n=86)和疗效不佳组(n=32),比较其年龄、性别、吸烟情况、口腔卫生条件、治疗早期广谱抗生素应用情况、牙周骨缺失形态、龈瓣厚度、牙根解剖形态、术后维 护情况、术后屏障膜暴露情况等一般资料差异,对单因素分析后存在显著性差异的指标行非条件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记录影响GTR疗效的危险因素。结果 治疗1年后,118例受试者PLI、PD、AL、GI等指标检查结果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MⅠ度率则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优良组和疗效 不佳组患者性别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吸烟、治疗早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情况、牙周骨缺失形态、龈瓣厚度、牙根解剖形态、 术后维护情况及术后屏障膜暴露等是影响GTR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GTR能有效促进牙周病患者病情转归;吸烟、治疗早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情 况、牙周骨缺失形态、龈瓣厚度、牙根解剖形态、术后维护情况及术后屏障膜暴露等同GTR疗效关系密切,需引起重视。

【关键词】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牙周病;疗效;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78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3257.2021.01.006

前言

临床将发生在牙支持组织的疾病称为牙周病。其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的口腔疾病,是成年人牙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患者多伴有牙龈出血、牙周袋形成、牙周萎缩等症状,积极有效的早期治疗干预是促进患者病情转归、改善其预后的关键[1]。相关研究认为,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GTR) 是临床改善牙周病变区域环境、修复牙周骨缺损、改善患者咀嚼功能的常见途径[2],能有效利用屏障膜阻隔上皮和牙龈结缔组织 进入处理后的牙根面,以此促使牙周膜细胞优先分化形成新的牙周膜、牙槽骨及牙骨质[3],达到修复治疗的目的。当前临床对GTR的报道集中于牙周病的治疗干预中,鲜有研究针对影响CTR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展开分析。基于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18例行GTR治疗的牙周病患者临床资料,以探讨GTR在牙周病临床治疗中的价值及影响其疗效的相关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