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乳腺癌18F-FDG PETCT显像特点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增进1 吴 军1 蔡瑜姣2 廖翠薇3 王 敏1

所属单位:1.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健康管理科 (重庆 400037) 2.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 (重庆 400037) 3.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 (重庆 400037)

PDF

摘要

目的 乳腺癌18F-脱氧葡萄糖 (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PET-CT)显像特点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的相 关性研究。方法 选择2014年1月到2018年1月到医院就诊的乳腺癌患者50例,均进行18F-FDG PET-CT检查。统计患者临床病 理资料,并比较不同临床病理水平的PETCT显像指标数值。结果 SUVmax、MTV、TLG 数值在肿瘤分期为III及IV期、有淋巴结 转移、雌激素受体(ER)表达阴性、孕激素 受体(PR)表达阴性、病理高分化患者中数 值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SUVmax、MTV、TLG数值在不同年龄、BMI指 数、人表皮生长因子(HER-2)表达、细胞 增殖标志指数(Ki-67阳性指数)、人体抑 癌基因(p53)表达、病理分类患者中无统 计学差异(P>0.05)。结论 18F-FDG PETCT图像中显示乳腺癌患者病灶处存在异常 放射性浓聚,其显示肿瘤代谢指标与患者 临床病理水平有一定相关性。

【关键词】乳腺癌;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病理

【中图分类号】R73;R44

【文献标识码】A

【DOI】DOI: 10.3969/j.issn.1672- 5131.2020.02.001

前言

乳腺癌目前已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最大疾病之一,在大部分国家的恶性肿瘤女性患者中均排第一位,占比25%左右[1]。我国乳腺癌发病率相比于高发国家增长速度更快,同时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25岁 左右女性发病率明显升高[2]。乳腺癌5年生存期在75%左右,其中I期患者5年生存率为90%,IV期患者5年生存率仅有15%不到,因此尽早诊断乳腺癌可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3]。目前临床上筛查乳腺癌主要方式为钼靶及乳腺超声[4],但钼靶受患者年龄及乳腺组织密度影响较大,而传统超声会受到操作者水平影响、诊断效能不稳定。正电子发射计算 机断层显像(PET-CT)将PET技术与CT相融合,从分子水平观察人体血流、代谢等,提升灵敏度及特异度[5]18F-FGD则是临床应用最广泛代谢显影剂,通过PET-CT显象可反映肿瘤细胞代谢状态,对恶性肿瘤进行诊断。基于此,本研究采用18F-FDG PET-CT检测乳腺癌患者,旨在探究其显像特点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